【題目】下列關于內、外力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內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輻射能
B.內力作用的主要表現是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固結成巖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變得趨于平緩
D.外力作用強度較小,速度緩慢,內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沈陽(123E, 42N)某學校地理研討小組連續三個月測量當地正午太陽高度角,獲得的測量數據如下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從第一次到第三次測量期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地先晝短夜長,后晝長夜短,晝漸短
B. 這三個月當中的第一次測量當日正值北半球的春分日
C. 正值田納西河各水庫蓄洪期
D. 三個月中正值長江汛期
【2】在第二次測量時間的前一周,地球上最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A. 北極出現極晝范圍最大 B. 全球晝夜平分
C. 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動 D. 北京時間是正午12點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 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標和方法也不同。讀黃河流域圖,回答下面小題。
【1】黃河流域作為一個區域,其劃分的方法是( )
A. 利用單一指標劃分 B. 利用綜合指標劃分
C. 以行政區劃為指標 D. 利用氣候、地形等指標
【2】甲湖泊面積不斷縮小,要及時獲取湖泊面積變化情況,最快捷的途徑是( )
A. RS 技術 B. GPS 技術 C. GIS 技術 D. 實地考察
【3】圖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環境問題分別是( )
A. 氣候干旱、洪澇災害、生物多樣性減少
B. 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 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 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陽光照局部圖(如圖),其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題.
(1)圖中太陽直射點位于( )
A.(15°S,60°E)
B.(15°N,150°E)
C.(15°S,120°W)
D.(15°N,60°E)
(2)此刻國際標準時間為( )
A.6:00
B.8:00
C.12:00
D.14:00
(3)若此時太陽直射點正往北移動,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
A.北回歸線以北地區的太陽高度角越來越大
B.南半球地區溫度越來越高
C.貴州遵義地區將迎來寒冷的冬天
D.我校的樹影越來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藥是纏繞性藤本植物,其地下根莖可食、可入藥,幼苗期不耐寒,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處種植。左圖示意華北地區某山藥種植基地的地形,右圖示意該地采用攀爬種植山藥。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乙、丙、丁四處中,種植山藥條件最好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種植山藥采用攀爬的主要目的是
A. 有利于山藥的充分采光 B. 有利于田間排水
C. 減輕霜凍對幼苗的危害 D. 便于果實的收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題。
材料一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也是世界上利用茶樹最早的國家。茶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光照是茶樹生存的首要條件,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對紫外線有特殊的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中國茶葉產區劃分為西南、江南、華南和江北四大茶區,四大茶區的茶葉產量占全國的比例分別由2009年的30%、39%、36%和5%轉變為2014年的38%、33%、23%和6%,茶葉產值分別由2009年的30%、40%、20%和10%轉變為2014年的31%、34%、19%和16%。據統計,中國目前茶農已超過800萬,另外至少有500萬以上從事茶葉銷售等第三產業。
材料二 幾何重心能夠反映地理事物和現象空間分布的變化圖,圖8a和圖8b分別為我國2009~2014年茶葉產量及茶葉產值重心轉移路徑圖。
(1)分析2009~2014年間我國茶葉生產重心整體西移的原因。
(2)請你就西南(部)茶區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建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徑流系數,是指某一時期的徑流量(毫米)與這一時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個地區降水量有多少變成徑流補給河流,有多少被蒸發或下滲。下圖為我國某區域1月和7月的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圖示區域等值線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 A處氣溫年較差超過22℃
B. B處冬季氣溫比同緯度高,是由于海拔高氣溫低
C. C處等溫線大致東北—西南走向,主要是受海陸因素作用的結果
D. 1月南北溫差比7月大
【2】調查發現圖中的A處徑流系數有增大的趨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A處徑流系數增大,下滲也增大
②A處徑流系數增大,使當地氣候將變得更加濕潤
③A處徑流系數增大,對河流補給變得不夠穩定,水位季節變化增大
④A處近些年來,森林植被被破壞,對水源涵養有減弱趨勢,不穩定徑流增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示意鄱陽湖水系,乙為該湖泊多年平均輸沙量月變化統計圖(入湖泥沙來自贛江等南部河流,出湖泥沙流入長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鄱陽湖5、6月與7、8月多年平均輸沙量差異顯著,主要原因是( )
A. 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 B. 植被長勢的季節變化
C. 鋒面雨帶向北推移 D. 湖區清淤量季節差異
【2】據乙圖可推測( )
A. 三峽庫區水質下降 B. 鄱陽湖對長江調蓄能力減弱
C. 湖區枯水期時間變長 D. 鄱陽湖流域生態得到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