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材料:在一些城市的交通十字路口處,我們經常見到如下圖所示的太陽能交通信號燈。
完成各題。
【1】下列城市設置這種交通信號燈效果最差( )
A. 拉薩B. 重慶C. 昆明D. 海口
【2】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相比,青藏高原地區太陽能豐富的原因有
①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
②晴天更多,降水較少,大氣透明度好
③地勢高,距離太陽近,大氣輻射強
④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
【1】B
【2】D
【解析】
該題組主要考查我國太陽輻射的地區分布差異。
【1】讀圖可以看到,這種信號燈上面有一個太陽能集熱板,是利用太陽能來發電的。重慶所在的四川盆地是我國太陽輻射能最少的地區,因此交通信號燈效果最差。故選B。
【2】青藏高原地區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緯度接近,故緯度低不是青藏高原地區太陽能豐富的原因,①錯誤;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相比,青藏高原地區降水少,晴天多,大氣透明度好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弱,太陽能豐富,②正確;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相比,青藏高原地區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弱,太陽能豐富,③錯誤,④正確。故選D。
青藏高原是我國太陽能最豐富的區域,主要影響因素是海拔高,晴天多,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弱,太陽能豐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城市功能分區示意圖,數字①~④所在區域分別表示城市的不同功能區,完成下列各題。
【1】③功能區最有可能是
A.住宅區 B.商業區 C.綠化帶 D.工業區
【2】若該城市工業布局合理,則該地主導風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分別是
A.西北風、向北流 B.東北風、向南流
C.東南風、向南流 D.西南風、向北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年我國水資源、人口、耕地和經濟總量區域比重圖,完成下列各題。
【1】人口數量最多、經濟總量最大的區域是( )
A. 西南區B. 西北區C. 南方區D. 北方區
【2】水資源與人口、耕地、經濟發展匹配較差的區域是( )
A. 北方區和南方區B. 北方區和西南區
C. 西北區和西南區D. 西北區和南方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圍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圍非常狹窄,其主要原因是( )
A. 泥沙淤積使河床過高,支流難以匯入 B. 河流兩岸被高山束縛,山高谷深
C. 上游氣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 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下列關于圖中丙地區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氣溫年較差小,降水量季節變化明顯
B. 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東北信風帶控制
C. 地勢起伏大,氣候垂直變化顯著
D. 寒潮、臺風等氣象災害頻繁發生
【3】該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農業區,影響其農業生產的社會經濟條件是 ( )
①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 ②水、陸交通發達,便于糧食大量出口 ③歷史悠久,種植經驗豐富 ④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發達,機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糧食需求量大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某地區主要農作物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地區南部農業生產具有的特點是
A. 生產規模小 B. 商品率高
C. 精耕細作 D. 科技水平高
【2】該地區北部發展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產生的主要生態問題是
A. 荒漠化、次生鹽漬化 B. 水土流失、石漠化
C. 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D. 雨林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重慶的小紅到某沿海城市旅行,她發現當地風向具有明顯的晝夜變化。讀當地“某時近地面等壓面示意圖”和“氣溫日變化圖”。
完成下列各題。
【1】左圖所示的時間()
A. 陸地氣溫比海洋低B. 正值白天C. 吹陸風D. 海面氣壓比陸地低
【2】小紅想拍攝面朝大海,海風吹拂長發向后飄起的照片,她應該選擇什么時間段最好()
A. 18 時至20時B. 20 時至次日6 時
C. 10時至16 時D. 6 時至8 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吹沙填海”是在一定的海域打樁后用沙袋將該海域圈圍起來,再用工程船的壓力泵及管線將圈外海底的泥沙和海水一起“吹”進目標圈,淤積成陸。下圖為越南在某海域“吹沙填海”施工現場圖。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選擇“吹沙填海”區域的主要條件是()
A. 該海域風浪小B. 近海河沙豐富C. 位于戰海區域D. 距高陸岸較近
【2】沙袋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圈定填海范圍B. 抵筰海浪侵蝕
C. 運輸設備,方便施エD. 過濾海水,滯留泥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兩島7月和1月等溫線(單位:℃)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15℃等溫線在兩島間向南彎曲,說明( )
A. 夏季海洋氣溫校陸地氣溫低B. 冬學海洋氣溫較陸地氣溫低
C. 夏季海洋氣溫較陸地氣溫高D. 冬季海洋氣溫較陸地氣溫高
【2】M處1月或7月的氣溫可能為( )
A. 4℃<M<5℃B. 5℃≤M≤6℃C. 17℃≤M≤19℃D. 13℃〈MK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馬達加斯加島(圖17),距離非洲大陸最近為386千米,南北長達1700千米,東西寬約600千米,為世界第四大島嶼。2000多年前,人類首次從亞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該島人口已超過2000萬,年增長率為3%;經濟以農業為主,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島上動植物資源豐富,其中80%為特有物種。如珍稀動物狐猴,已完成長達5500萬年的進化歷程。狐猴以樹葉、花、果實以及昆蟲等為食,近年數量劇減,處于瀕危狀態。
(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區自然景觀的類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分析馬達加斯達島生物物種豐富且極為獨特的原因。
(3)推測馬達加斯加島狐猴數量劇減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