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1年,我國城鎮人口比重達到51.3%,與上年相比上升了1.32%。2011年全國流動人口為2.30億,流動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農民工。
(1)圖中反映近年來我國人口變化有何特點?并說明變化原因。
(2)概述人口流動對農村產生的影響。
材料二:近30年來,圖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從15%提高到52.6%。
(3)推測目前該市城市化進程所處的階段及可能產生的問題。
【答案】(1)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基本上逐年降低 其原因是:①“計劃生育”國策實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過快增長;②每年凈增人口多且逐年增多,其原因是中國人口基數大。
(2)①利于改善農村經濟狀況;②促進農村與城市的經濟文化交流;③有利于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④有利于農村的可持續發展;⑤青壯年勞動力流失,不利于農業發展。
(3)中期階段市區出現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等問題;人口和企業開始遷往郊區。
【解析】
本題考查我國人數量變化特點、原因及人口流動對區域發展產生的影響及城市化發展階段的判斷及城市問題分析。
(1)我國人口變化的特點要從人口總數和自然增長率角度分析。讀圖可知,我國總人口數量增加,每年新增人口較多。從自然增長率看,我國自然增長率呈降低趨勢,主要與我國人口政策有關。“計劃生育”國策實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過快增長;每年凈增人口多且逐年增多,其原因是中國人口基數大。
(2)人口流動對農村產生的影響主要從有利和不利角度分析。從有利影響看,農村人口進程務工,有利于改善農村經濟狀況,促進農村與城市的經濟文化交流,加快農村脫貧致富步伐,有利于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可以緩解農村的人地矛盾,有利于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從不利影響喀,青壯年勞動力流失,不利于農業發展。
(3)城市化分為初期低水平發展階段,中期加速發展階段,高水平綜合發展階段。我國城市化進程處于中期加速發展階段,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主要從對住房、交通等角度考慮。城市化加速發展,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涌進市區,市區出現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等問題。由于城區環境質量下降,人口和企業開始遷往郊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2015年期間,我國將投資建成“三縱三橫”特高壓交流骨干網架。讀我國特高壓輸電線路規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特高壓輸電線路建設的主導區位條件是
A.自然條件B.經濟條件
C.科技力量D.政治因素
【2】特高壓輸電線路中,水電占比重最大的是
A.“東縱”線B.“中縱”線
C.“南橫”線D.“西縱”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地等壓面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小題。
【1】下面四幅熱力環流示意圖中,與上圖所示氣壓分布狀態相符的是
A.B.
C.D.
【2】關于示意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為海洋,乙地為陸地B.乙地可能出現陰雨天氣
C.①處氣壓比②處高D.甲地可能形成臺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區域等高線簡圖,該區域東面臨海,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河流流向為( )
A. 先由西向東,再向東南B. 先由南向北,再向東北
C. 先由東北向西南,再向南D. 先由東南向西北,再向西
【2】圖中陡崖頂部P點( )
A. 海拔高度可能為450米B. 距丁村的水平距離約為600米
C. 可直視丙村D. 距陡崖底部垂直距離可能為398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自然景觀分布以及局部區域的等高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引起圖示地區植被分布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緯度位置的變化B.經度位置的變化
C.海拔高度的變化D.海陸位置的變化
【2】按照“地勢平坦、取水方便、無水患洪災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則,圖中局部區域聚落選址的最佳位置是 ( )。
A.甲B.乙
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目前,我國政府啟動了能源作物培育計劃,能源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蔗、高粱、油菜、大豆、 棉籽等。
下圖是我國部分能源作物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種能源作物依次為( )。
A. 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B. 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 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 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2】有關開發與種植能源作物帶來的影響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B. 促進能源可再生和綜合利用
C. 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 D. 可能引發對森林的亂砍濫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次臺風某時刻風圈范圍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除了受氣壓梯度影響外,九級風圈范圍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氣溫B.下墊面C.地轉偏向力D.臺風中心氣壓
【2】圖示時刻風暴潮最強的地點是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牛軛,耕地時套在牛頸上的曲木,是牛犁地時的重要農具。在某些地形區,流淌的河流,隨著時間推移,河流愈來愈曲,最后導致河流自然截彎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徑直流去,原來彎曲的河道被廢棄,形成湖泊,因這種湖泊的形狀恰似牛軛,故稱之為牛軛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牛軛湖的演變過程是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2】牛軛湖多形成于
A.河流源頭 B.峽谷河段
C.平原地區 D.河流上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016年8月份,山西呂梁山區遭遇短時強降雨,一處位于海拔1300m、坡度40°的南向坡地發生嚴重水土流失,中石化榆濟天然氣管道JLS149#號樁出現42米外露。為防止管道外防腐層長期暴露以致降低使用壽命,需要及時對管道進行覆蓋。下圖為該次水土流失和管道覆蓋工程示意圖。示意圖中所用生態袋是由優質塑料原料制成的網格狀袋子,具有透水透氣不透土的特性。在工程中,就地取土或其他填充物將生態袋填裝滿后,碼砌到高陡山坡地表,用以防治水土流失。從施工后至2017年7月,近一年的監測,生態袋覆蓋區達到“工程和生態效果良好”,預計5~7年后,該工程所用“生態袋”將發生大批量破損,需在破損前補種灌木等樹種。
(1)說出短時強降雨后呂梁山區河流的水文變化。
(2)分析上述工程所選草種需具備“常年耐旱”特性的原因。
(3)指出監測人員得出“工程和生態效果良好”的依據。
(4)說出后期補種灌木等樹種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