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結合圖形完成要求。
材料一 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表示,我國將從2007年開始建設第三個南極科學考察站,站址已確定在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附近。南極有4個有特殊意義的“點”:“極點”、“冰點”、“磁點”和“高點”,目前“極點”、“冰點”和 “磁點”已經分別被美國、俄羅斯、法國占據建站,中國將成為第一個在“高點”建站的國家。
材料二 中山站(69°22'S,76°22'E),長城站(62°12'S,58°57'W)
(1)中國新站位于長城站的 方向,新站將建成的房屋,其出門口會朝向 方向。
(2)三個南極科考站建設的緯度越來越高,從事科考的極晝時間會越來越 。極晝期間,當地時間18點時,房屋頂上的五星紅旗桿影朝向 方向。南極的極晝期較北極短一個星期左右,原因是 。
(3)若一架飛機從中國南極長城站飛往中山站,沿直線飛行,則其飛行的方向是 。
(4)試分析地球的寒極出現在南極的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圖1、圖2,回答下列問題。
2004年6月3日下午,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高峰論壇以簽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為首屆峰會劃上圓滿句號,宣告這一區域合作正式啟動。泛珠三角區域包括廣東、廣西、海南、云南、貴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個省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內地9省區的區域面積為全國的1/5,人口占1/3,經濟總量占1/3。“泛珠三角”橫跨東、中、西三個經濟地帶,區域合作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局面,營造經濟發展的多贏格局。
圖1 我國年平均降水pH分布圖
圖2 我國東部、中部、西部經濟地帶產業結構圖
(1)圖1反映“泛珠三角”地區面臨的大氣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這種環境問題最嚴重的地區A、B、C三地中位于本區域的有_______________,B區這種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是我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產業結構圖,廣東省所屬經濟地帶對應于圖中的___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是我國著名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該地農業地域類型是_______________,該地農民利用水患嚴重的低洼地,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創造出一種獨有的農業生態模式_______________。
(3)區域內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至2002年底,廣東已累計接收西南電力523億千瓦時,已支付西電電費約149億元。西電東送對西南地區的最大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廣東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吉林省長春二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朗多尼亞地區人口增長與雨林砍伐的關系圖”和“亞馬孫流域開發示意圖”,回答相關問題:(14分)
材料 在20世紀60年代,巴西政府為了解決農村的失業問題,鼓勵農民向亞馬孫河流域進軍。破產的農民們,拖家帶口走向森林,他們的目的地主要是西南部的朗多尼亞地區,這里是巴西最富庶的地區。在高峰時期,每月有57 000多名移民來到這里。
(1)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 南北兩側,全球熱帶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區分別是:東南亞地區以及非洲 流域和南美洲 流域。(3分)
(2)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脆弱性表現在哪里?請簡要敘述其原因?(6分)
(3)當前,造成雨林毀壞的根本原因是當地發展中國家的 和 導致的發展需求。造成雨林毀壞的直接原因有哪些?(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廣東東莞第七高級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東南亞部分區域圖
材料二:近年來多個發達國家在東南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建立工業生產基地,其產業鏈環節上的分工情況如下圖所示。
⑴蘇門答臘島氣候類型是 ,該島的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6分)
(2)蘇門答臘島聚落的分布特點是 ,原因是
。(6分)
(3)材料一中C是一條流經多國的國際性河流,該河流量季節變化與年際變化均較
(大、。。(2分)
⑷東南亞和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在世界產業分工中處于不利地位,要改變此狀況,主要措施有
。(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浙江溫州二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7分)
材料一:圖2左側為德國著名工業區,右側為遼中南工業基地
材料二:材料一中,左圖所示工業區以煤炭、鋼鐵、電力、機械、化工為主的重工業基地,但在20世紀50年代以后,該工業基地經濟開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的衰落最為明顯。為改造和振興該工業區,該國從60年代開始對其進行綜合整治,采取了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調整工業布局;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等措施,經過多年的努力,該工業區目前已從“煤鋼中心”逐步變成一個煤鋼產業與信息、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相結合,多種行業協調發展,環境優美的新經濟區。
(1)根據材料一所提供的信息,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兩地工業發展的共同條件。
(2)鞍山鋼鐵企業擁有職工50萬人,20世紀70年代末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等興建的寶山鋼鐵企業,規模與鞍山鋼鐵企業差不多,但職工不足2萬人。這反映了工業區位因素出現了什么變化?
(3)請借鑒德國傳統工業區的整治措施,說說你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區的改革建議:(至少說出三條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圖1、圖2,回答下列問題。
2004年6月3日下午,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高峰論壇以簽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為首屆峰會劃上圓滿句號,宣告這一區域合作正式啟動。泛珠三角區域包括廣東、廣西、海南、云南、貴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個省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內地9省區的區域面積為全國的1/5,人口占1/3,經濟總量占1/3!胺褐槿恰睓M跨東、中、西三個經濟地帶,區域合作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局面,營造經濟發展的多贏格局。
圖1 我國年平均降水pH分布圖
圖2 我國東部、中部、西部經濟地帶產業結構圖
(1)圖1反映“泛珠三角”地區面臨的大氣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這種環境問題最嚴重的地區A、B、C三地中位于本區域的有_______________,B區這種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是我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產業結構圖,廣東省所屬經濟地帶對應于圖中的___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是我國著名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該地農業地域類型是_______________,該地農民利用水患嚴重的低洼地,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創造出一種獨有的農業生態模式_______________。
(3)區域內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至2002年底,廣東已累計接收西南電力523億千瓦時,已支付西電電費約149億元。西電東送對西南地區的最大意義是_______________;對廣東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