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利用大型挖泥船將海底巖石攪碎,并將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為在海中建設人工島的主要方式。下圖示意人工島地下淡水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參照上圖,在造島物質滿足水滲透的前提下,人工島形成并保持相對穩定的地下淡水區的條件是( )
①降水充沛且季節分配均勻 ②降水充沛且季節集中 ③人工島足夠長 ④人工島足夠寬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人工島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為日常生產生活水源,主要因為其( )
A.取水難度大B.開采周期長C.水質較差D.儲量較少
【答案】
【1】B
【2】D
【解析】
【1】
參照圖中的島內的淡/咸水界限,可知島內地下淡水受島嶼周邊海洋水的影響。在造島物質滿足水滲透的前提下,降水充沛且季節分配均勻,雨水得到充分穩定的下滲,有利于島內地下淡水區穩定;如果降水季節變化大就會導致淡/咸水界限變化大,島內地下淡水區空間變化大;人工島足夠寬也有利于人工島形成并保持相對穩定的地下淡水區;所以選B。
【2】
人工島一般面積不大,人工島沒有足夠寬度,容易受海洋咸水的影響,導致人工島的地下淡水的區域小,地下淡水儲量較少,地下淡水儲量不能滿足日常生產生活的需求,即選D。此題容易錯選水質較差,水質差是受到海水影響的地下水咸水區,地下水淡水區水質沒有問題。
該題需要充分理解圖中信息,明白圖中人工島的地下淡水區的面積及其變化特點。從而才能把握這組試題的命題思路和答題方向。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十八世紀墨累——達令盆地開始種植小麥,飼養綿羊,現已成為澳大利亞主要的農產品輸出地,隨著農場規模、數量的擴大與墨累河河水引用過多,該地陸續出現了一些環境問題。下圖為墨累——達令盆地的農事安排表,
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農業經營模式中,粗箭頭代表主要流向,細箭頭代表次要流向,最能說明上述農業地域類型特征的是 ( )
A. B.
C. D.
【2】關于墨累——達令盆地的農業地域類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地區種的小麥是冬小麥
B. 既種小麥又養羊,所以不能及時適應市場的需求
C. 為了保證牲畜飲水,該地區實行了西水東調工程
D. 該地區為澳大利亞人口密集區,所以農場規模有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陜西在繼秦嶺生態帶之后,再增加一條長521公里呈帶狀分布的渭河生態景觀帶,生態濕地及水面景觀等15萬畝,建成堤防工程630公里。將形成秦嶺、渭河南北相望的兩大生態景觀帶。同時,渭河生態區的建設將帶動沿渭百姓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脫貧致富。使渭河成為一條造福兩岸群眾的安瀾河、生態河、景觀河、文化河和致富河,實現“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前期治理目標。
說明河岸植被緩沖帶在河流生態修復方面的生態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300多年前,古羅馬開始了全境羅馬大道的建設,線路的走向與當今高速公路幾乎相同,有些路段甚至仍然允許行駛汽車。讀羅馬大道剖面圖(①依地勢30cm以上的砂礫層;②石頭、沙礫、粘土混合層;③人工碎石弓形面;④人工切割緊貼鋪設70cm厚石頭),回答下列問題。
【1】鋪設30cm厚度沙礫層的主要目的是
A.緩沖B.平整C.增高D.排澇
【2】古羅馬的工程師認為修建道路時“巖石是朋友、水是敵人”,所以羅馬大道選擇路基的地形部位往往是
A.河谷沿線B.沖積扇底C.緩坡山腰D.沿山脊線
【3】羅馬大道兩側嚴禁栽種任何樹木,以避免傷害四層路基的結構,其防范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風化B.侵蝕C.搬運D.堆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某“骨灰級”驢友準備在 5 月份從中國出發,計劃在一個月時間內按下 圖所示線路進行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河流中,該驢友在整個旅途中沒有經過的是( )
A.萊茵河B.伏爾加河C.贊比西河D.剛果河
【2】從俄羅斯到南非一線經過的氣候類型主要有( )
①溫帶大陸氣候 ②熱帶雨林氣候 ③熱帶草原氣候 ④熱帶沙漠氣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對于沿途景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坦桑尼亞草原的動物們向南遷徙
B.南非地區的河流水位一年中最高
C.剛果(布)水能豐富
D.俄羅斯長夜漫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日晷是觀測日影記時的儀器,根據日影的位置確定時間,是我國古代較為普遍使用的計時儀器。下圖為某地(38N,114.5E)某日某時赤道日晷的照片,晷面平行于赤道,晷針平行于地軸,下圖中晷針指向北極星方向。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時刻最可能為( )
A.12月22日上午B.5月31日上午C.6月22日下午D.11月20日下午
【2】當晷針日影指向時間刻度“12”時,北京時間為( )
A.12時B.11時38分C.12時22分D.13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域沿回歸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處氣候類型為地中海氣候
B.b山脈由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擠壓而成
C.c地處于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流域
D.d所在地形區為東非高原
【2】流經e海域的洋流
A.為西澳大利亞寒流B.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洋流
C.對沿岸有增溫增濕作用D.由高緯流向低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輕軌是城市軌道交通的一種。山城重慶茱路段輕軌從一居民樓穿過,該居民樓1至5層是商鋪,9至19層是住宅,中間6至8層是軌道交通區域,運行時噪聲遠低于城區交通干線的平均聲級。圖10為該段輕軌的景觀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選項對該交通運輸方式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A. 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 B. 運最大,投資少
C. 運具和線路合二為一 D. 速度快,技術含量高
【2】該路段修建“穿樓輕軌”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經濟 B. 政策 C. 地形 D. 氣候
【3】“穿樓輕軌”帶來的影響是
A. 輕軌列車產生嚴重噪聲擾民 B. 方便了樓層居民的出行
C. 破壞城市景觀,影響當地旅游業 D. 減少了樓層商鋪顧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是我國的兩大生態環境問題。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對上述問題迸行探究,做了以下實驗。完成下列問題。
實驗一:在模擬土坡上,堆放5度米厚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澆注水流。
實驗二:用破璃制成箱體(留一風口),在風口附近堆放砂粒,用電吹風機從風口處向里吹風。
(1)實驗一中,坡面沿水流方向形成小溝,該現象模擬流水_________作用,該現象在自然界的不斷發展將導致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二反映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選項的序號從左到右的順序應該是___________。
①風力作用為主
②流水作用為主
③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④年降水量少且不穩定
(3)說出導致土地荒漠化產生的不合理的人類活動。
(4)說出防治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