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和城市化進程曲線的兩幅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國人口數量達到頂峰的時間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當前該國城市化進程所處的階段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甲和乙
【3】冬季牡丹催花需要從溫度、濕度、光照等方面進行精確控制。影響催花牡丹“花隨人意應時開”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氣候 B. 土壤 C. 技術 D. 市場
【答案】
【1】D
【2】C
【3】C
【解析】考查人口增長和城市化,農業區位因素及變化。
【1】只要人口自然增長率始終為正,人口數量就會不斷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人口數量開始減少。圖示④之前,人口自然增長率始終為正,故人口數量不斷增長;而④時期,人口自然增長率為零,則人口數量達到頂峰,而④之后,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說明人口數量開始減少,故④時期人口數量達到頂峰。故選D。
【2】圖示該國目前的人口增長率約為0或負增長,故判斷為發達國家。發達國家的城市化應處于成熟階段,城市化水平高,發展速度慢,對應圖中丙階段。故選C。
【3】題干中提到“牡丹花催花需要從問題、濕度、光照等方面精確控制”,由此可見,影響牡丹花催花的最主要因素是技術條件,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美國西部森林頻發山火。監測顯示過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劇。下圖示意美國西部部分地區2013~2015年山火的分布。
(1)監測山火需要運用哪種現代地理信息技術?
(2)分別指出該地區山火與水土流失易發的季節。
(3)分析過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劇的原因。
(4)指出圖示沿海地區的某一種氣候類型名稱(排除山地氣候和可能存在的面積較小的氣候類型),說明該氣候類型的特點和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結合寧夏部分地區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Q、R兩地的荒漠化類型分別為___、___。
(2)分析Q、R兩地荒漠化出現差異的原因。
(3)人們在R地鋪設了草方格沙障來保護鐵路,分析草方格沙障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天津城市新規劃方案確定其城市性質為“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下圖為天津濱海新區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有關天津濱海新區開發的區位優勢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濱江臨海,水資源充足 B. 灘涂廣闊,發展空間大
C. 交通便捷,開放程度高 D. 科技發達,產業基礎好
【2】在天津濱海新區中規劃建設先進制造業產業區、高新技術產業區、化工區和海港物流區。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區宜布局在(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4年6月4日新華網報道:中國是受沙漠化嚴重危害的國家,自20世紀50年代起,我國就已開始大規模的沙漠治理研究。土地沙漠化對土壤的肥力、草地的面積以及河流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很嚴重。
材料二 我國某區域圖
(1)A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地理意義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2)B地區是內蒙古的科爾沁地區,試分析荒漠化的分布特點及形成原因。
(3)C地區荒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4)針對該區域的荒漠化問題,應采取哪些措施進行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古鎮分布示意圖,其中左圖為古鎮區域圖,右圖為古鎮街道走向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關于圖中河流和古鎮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河流含沙量最大的季節是夏季
B. 河流在TM段侵蝕更嚴重的是M岸
C. R、Y中受洪水威脅最大的河岸是R岸
D. 古鎮在該區域選址的主因是避開臺風
【2】古鎮街道走向的設計最有可能是為了
A. 與河流走向一致,便于人類出行 B. 沿等高線分布,節省成本
C. 夏季通風散熱,冬季削弱風力 D. 冬季獲得最大的日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表示有生產聯系的甲、乙兩個工廠單位產品部分成本在過去10年間的變化(+10表示增加10%,-10表示減少10%,0表示沒有變化)。完成下列各題。
【1】據表中甲、乙兩工廠成本變化情況推測,引起甲工廠原料(零部件)運費變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 交通發展 B. 信息網絡發展 C. 產業集聚 D. 科技發展
【2】下列關于甲、乙兩工廠組合最合適的是( )
A. 甲—汽車廠 乙—煤炭廠 B. 甲—芯片廠 乙—硅片廠
C. 甲—鋼鐵廠 乙—焦化廠 D. 甲—紡織廠 乙—服裝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地區最大相對高差可能是
A. 610米 B. 772米 C. 899米 D. 1008米
【2】該圖中
A. 兩山頂之間的水平距離約為4千米 B. 站在居民點D處找不到居民點B
C. 居民點A地勢最低,易受泥石流威脅 D. 居民點B可開發陡崖處的瀑布為旅游景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地苔原帶植物多樣性存在隨海拔升高呈單峰變化的規律:下半部,植物種類隨著海拔升高而增加:上半部隨著海拔升高而減少。地理科考隊調查某山峰的苔原帶(海拔2000-2600米)時發現,該苔原帶部分地區存在干擾,植物多樣性異常;陰、陽坡降水量與坡度差別不大,但植物多樣性差異顯著。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1】該苔原帶遭受干擾的坡向和部位是 ( )
A. 陰坡的上半部 B. 陰坡的下半部 C. 陽坡的上半部 D. 陽坡的下半部
【2】【2】關于陰坡和陽坡未受干擾時,植物多樣性差異及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 )
A. 陰坡高土壤水分多 B. 陰坡高土壤溫度高
C. 陽坡高土壤水分多 D. 陽坡高土壤溫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