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寒潮是指冬半年來自極地或寒帶的寒冷空氣,像潮水一樣大規模地向中、低緯度的侵襲活動.寒潮襲擊時會造成氣溫急劇下降,并伴有大風和雨雪天氣.對工農業生產、群眾生活和人體健康等都有較為嚴重的影響.
解答 解:(1)由題中等值線分布特征圖判斷:圖示區域寒潮出現次數的空間分布特點從西北向東南遞減;自烏蘭巴托至南昌一線向左右兩側遞減.
(2)通過等值線判讀,西安發生寒潮的次數為3-4次,成都發生寒潮次數小于0次,成都受到寒潮的影響小于西安;其差異產生的原因,一方面分析距離寒潮源地的遠近程度和寒潮路徑的影響,另一方面分析受到地形的影響,寒潮勢力的減弱,西安位于寒潮路徑上,影響大,降溫劇烈,成都北部山地阻擋寒潮的入侵,降溫較。
故答案為:(1)從西北向東南遞減;自烏蘭巴托至南昌一線向左右(東北與西南)兩側遞減.
(2)成都小于西安;西安維度較高離冬季風源地較近,且位于寒潮路徑上,受影響大,降溫劇烈;成都北部有山地阻擋冬季風入侵,受影響小,降溫較。
點評 本題以我國年寒潮路徑及等次數線分布圖為背景,屬于知識性試題,考查了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主要的自然災害類型及成因.解題時應注意對課本知識的把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裸地 ②新瀝青路面 ③草地 ④混凝土方磚 | |
B. | ①草地 ②裸地 ③混凝土方磚 ④新瀝青路面 | |
C. | ①草地 ②混凝土方磚 ③裸地 ④新瀝青路面 | |
D. | ①裸地 ②草地 ③新瀝青路面 ④混凝土方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建立公園,增加旅游經濟收入 | B. | 種棉花和玉米等,發展種植業 | ||
C. | 植樹造林,減輕水土流失 | D. | 種植牧草,發展乳畜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④ | D. | 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兩地的最短距離約為6660千米 | B. | ①地位于②地的西南方向 | ||
C. | ②地到③地的最短航向是西南→西北 | D. | 四地中距離最近的是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地為平原,b地為鄰近的山地 | B. | a地為城市,b地為附近的農村 | ||
C. | a地為溫帶,b地為熱帶 | D. | a地為海洋,b地為內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