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08年春節前后,我國南方遭受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屬建國以來所罕見。此次大范圍雨雪天氣過程,氣象專家給出了解釋。當前的拉尼娜事件是影響我國東部的大范圍持續低溫、雨雪天氣的主要原因。在較強拉尼娜事件發生的當年冬季,有利于中緯度大氣環流的經向度加強,即冷空氣活動頻繁,有可能造成我國東部大部地區,尤其是長江及其以北地區,氣溫偏低,降水偏多。歐亞地區出現罕見、持續而穩定的大氣環流異常形勢,是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直接原因。首先,1月以來,中高緯度歐亞地區的大氣環流呈現西高東低分布,有利于冷空氣自西北方向沿河西走廊連續不斷入侵中國。其次,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亞偏強偏北,使冷暖空氣交匯的主要地區位于我國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鄰近地區。第三,青藏高原南緣的南支低壓槽活躍,促使西南方向暖濕空氣沿云貴高原向中國輸送。第四,由于冷暖空氣交匯區,暖濕空氣在上,在對流層中低層形成穩定的逆溫層,是大范圍凍雨出現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廣西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概況(圖1)
材料三:2008年2月初我國全國降水量預報圖(圖2)。
(1)根據圖1中甲乙丙丁四幅圖,分析廣西此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的特點。
(2)根據圖甲和圖丙,你認為廣西在1月14日~2月13日期間凍雨最嚴重的兩個時段是 和 日,理由是 。
(3)此次遭受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最嚴重的是湖南和貴州,簡要分析原因。簡述我國東部的大范圍持續低溫、雨雪天氣的主要原因。
(4)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影響了交通運輸,致使廣州站滯留大量春節返鄉的旅客;惡劣天氣造成了大量農作物的遭受凍害;輸電線路倒塌導致部分地區停電停水,經濟損失數億元。如何防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選修3——旅游地理】根據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0年1月4日,中國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意見提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六大戰略定位,即中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海洋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
材料二: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數量統計表。
(1)簡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數量的季節特征,并說明其原因。
(2)分析海南島發展旅游業,在環境保護方面應該注意的問題。
B.【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發生強降雨引發泥石流災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龍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縣城部分被淹,電力、交通、通訊中斷。截至8月16日,災害共造成1254人遇難,490人失蹤,4.7萬人受災。此前舟曲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之一。
材料二:圖為“泥石流示意圖”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圖”。
(1)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省舟曲縣發生重大泥石流災害,試從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方面簡要分析此次泥石流發生的原因。
據材料二分析,當泥石流發生時,在泥石流的流經區和堆積區的游客,應該如何正確逃生。
C.【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河北中部某縣農村秸稈利用狀況調查表
材料二:農作物的秸稈,牲畜直接食用后吸收很少,轉化率不高。若經發酵后,可成為滿足牲畜對各種營養物質需要的優質飼料。
材料三:為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該縣對農作物秸稈進行了綜合開發。其具體做法是:用機械,將秸稈加工成顆粒狀,運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術生產優質飼料,替代糧食飼料,發展畜牧業;利用秸稈飼料發展畜牧業,同時發展相關工業,對畜牧業產品進行深加工;減少直接用做肥料,通過動物消化成優質肥料,實現“過腹還田”。
(1)為了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該縣可發展的相關工業有哪些?(至少說出三個)
(2)當地農村秸稈作為燃料還高達50%,秸稈燃燒導致的生態負效應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練習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8年5月25日,美國鳳凰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幾天后鳳凰號將拍攝的圖像送回地球,圖像中顯示神秘斑點物質。鳳凰號科學家們猜測可能是冰或水滴或其他物質。不過即使火星存在液態水,但其高含鹽量也無法使生命存活。
材料二:美國科學家首次測量一顆太陽系外行星的表面溫度,“向陽面”溫度高達1 400~1 650 ℃,而“背陰面”最低溫度可能在-20~-230 ℃,可謂“一半是火,一半是冰”。
(1)假如當時火星上的氣候確如材料一中所述,生命要存在,火星還應具備什么條件?
(2)假如火星上曾經確有生命存在,則火星上生命的消失,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材料二中的行星能否出現生命,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屆陜西省西安市五大名校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A.(10分)【選修3——旅游地理】根據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0年1月4日,中國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意見提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六大戰略定位,即中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海洋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
材料二: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數量統計表。
(1)簡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數量的季節特征,并說明其原因。(6分)
(2)分析海南島發展旅游業,在環境保護方面應該注意的問題。(4分)
B.(10分)【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發生強降雨引發泥石流災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龍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縣城部分被淹,電力、交通、通訊中斷。截至8月16日,災害共造成1254人遇難,490人失蹤,4.7萬人受災。此前舟曲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之一。
材料二:圖為“泥石流示意圖”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圖”。
(1)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省舟曲縣發生重大泥石流災害,試從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方面簡要分析此次泥石流發生的原因。(8分)
(2)據材料二分析,當泥石流發生時,在泥石流的流經區和堆積區的游客,應該如何正確逃生。(2分)
C.(10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河北中部某縣農村秸稈利用狀況調查表
材料二:農作物的秸稈,牲畜直接食用后吸收很少,轉化率不高。若經發酵后,可成為滿足牲畜對各種營養物質需要的優質飼料。
材料三:為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該縣對農作物秸稈進行了綜合開發。其具體做法是:用機械,將秸稈加工成顆粒狀,運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術生產優質飼料,替代糧食飼料,發展畜牧業;利用秸稈飼料發展畜牧業,同時發展相關工業,對畜牧業產品進行深加工;減少直接用做肥料,通過動物消化成優質肥料,實現“過腹還田”。
(1)為了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該縣可發展的相關工業有哪些?(至少說出三個)(6分)
(2)當地農村秸稈作為燃料還高達50%,秸稈燃燒導致的生態負效應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泰興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調研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北京時間2010年4月28日,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向社會發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
題。(共13分)
材料一 普查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個百分點。
材料二 出生人口的性別比(以女孩為100)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別比116.86提高了1.2個百分點。
材料三 流動人口變化
(1)從普查結果來看,我國人口發展面臨哪些突出問題?
(2)如何解決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的問題?
(3)廣東省人口一躍超過河南省,成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試分析其原因。
(4)針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的狀況,部分學者提出放寬生育二胎政策。你是
支持還是反對?并說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陜西省西安市五大名校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A.(10分)【選修3——旅游地理】根據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0年1月4日,中國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意見提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六大戰略定位,即中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海洋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
材料二: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數量統計表。
(1)簡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數量的季節特征,并說明其原因。(6分)
(2)分析海南島發展旅游業,在環境保護方面應該注意的問題。(4分)
B.(10分)【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發生強降雨引發泥石流災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龍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縣城部分被淹,電力、交通、通訊中斷。截至8月16日,災害共造成1254人遇難,490人失蹤,4.7萬人受災。此前舟曲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之一。
材料二:圖為“泥石流示意圖”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圖”。
(1)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省舟曲縣發生重大泥石流災害,試從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方面簡要分析此次泥石流發生的原因。(8分)
(2)據材料二分析,當泥石流發生時,在泥石流的流經區和堆積區的游客,應該如何正確逃生。(2分)
C.(10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河北中部某縣農村秸稈利用狀況調查表
材料二:農作物的秸稈,牲畜直接食用后吸收很少,轉化率不高。若經發酵后,可成為滿足牲畜對各種營養物質需要的優質飼料。
材料三:為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該縣對農作物秸稈進行了綜合開發。其具體做法是:用機械,將秸稈加工成顆粒狀,運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術生產優質飼料,替代糧食飼料,發展畜牧業;利用秸稈飼料發展畜牧業,同時發展相關工業,對畜牧業產品進行深加工;減少直接用做肥料,通過動物消化成優質肥料,實現“過腹還田”。
(1)為了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該縣可發展的相關工業有哪些?(至少說出三個)(6分)
(2)當地農村秸稈作為燃料還高達50%,秸稈燃燒導致的生態負效應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