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導致圖中雨雪分界線在甲、乙兩地發生彎曲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B.大氣環流C.地形D.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2】下列對甲、乙兩地天氣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兩地風向均為偏北風,乙地風力較強 ④甲、乙兩地風向均為偏南風,甲地風力較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上海市衛星地圖”。
【1】衛星獲取上海市的信息,采用的技術是
A.RSB.GISC.GPSD.GOOGLE EARTH
【2】長江口潮汐明顯,每天具有
A.一次高潮B.兩次高潮C.三次高潮D.四次高潮
【3】長江口外佘山島是我國的領海基點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佘山島以東200海里是我國領海
B.佘山島以西是我國領海
C.佘山島外12海里是我國領海
D.佘山島外24海里是我國領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圖1為我國西部的成都、重慶、西安、昆明聯手發展形成的“西四角”經濟戰略區,井與周邊區域構成“蝶形模式”經濟網。
材料二近幾年我國沿海許多企業轉移到中西部地區。
材料三 圖2為2009年成都市三大產業就業人口和產值比重統計圖。
(1)指出圖中“蝶形模式”經濟網所跨區域內的自然地域分異規律。
(2)簡述產業轉移對西部城市化進程的影響。
(3)歸納成都市三大產業就業人口和產值比重的主要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39°N附近某區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區域的自然環境
A.以溫帶草原為主,植被茂密
B.夏季高溫多雨,春季多大風
C.河流以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為主
D.河流水位的變化與溫度有關
【2】丙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優勢是
A.光照強,晝夜溫差大B.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D.光熱充足,灌溉便利
【3】如果乙地區大規模引水灌溉進行農業開發,將會導致
A.甲地區植被退化B.乙地區土地鹽漬化
C.丙地區植被改善D.乙丙丁地區土地荒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2009-2012年能源消費結構示意圖
材料二:十二五規劃國家能源基地示意圖
(1)2009-2012年,我國能源消費比重最大的是: ,其造成的突出環境問題是 。
(2)我國主要能源生產區和主要能源消費區存在較大差異,主要能源生產區集中分布在 ,緩解能源生產與消費矛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分析東部沿海核電開發帶布局的主要原因。
(4)新疆和西南地區是我國兩大能源基地,填表比較其差異。
主要能源類型 | 開發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 |
新疆基地 | ||
西南基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1月以來,全國中東部地區自北向南出現了嚴重的霧霾天氣,被網友戲稱為十里“霾”伏,自強不“吸”,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霧霾是霧和霾的統稱,兩者的差異在于霧的相對濕度比霾大,霾的固體懸浮物較霧多。下圖為中央氣象臺發布的2013年1月14日20時至1月15日20時全國霾和霧天氣預報。
材料二:下表為上海在2013年1月12日至17日間氣溫、風向、風力和天氣狀況的變化情況。
材料三:霧霾的組成物質主要有四類:
第一類為可吸入顆粒物,英文縮寫為PM,它是加重霧霾天氣污染的罪魁禍首。主要來源于柴油車輛的尾氣、燃煤等所排放的顆粒。
第二類為氣態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第三是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比如冶金、機電制造業的工業窯爐與鍋爐,還有大量汽修噴漆、建材生產窯爐燃燒排放的廢氣。
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產生的揚塵。
材料四:霧霾污染也曾困擾倫敦,20世紀50年代,英國的“霧日”年均多達50天。英國人開始反思空氣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臺。此后,英國又出臺了一系列的空氣污染防控法案,對各種交通污染、廢氣排放進行了嚴格約束,并制定了明確的處罰措施,有效減少了煙塵和顆粒物。在科技手段上,上世紀80年代,倫敦市政府決定嘗試在街道上使用一種鈣基粘合劑治理空氣污染。這種粘合劑類似膠水,可吸附空氣中的塵埃。目前監測結果稱,這些區域的微粒已經下降了14%。
(1)根據材料一,比較圖示時間段內霧和霾在我國空間分布上的異同。
(2)上海在2013年1月14日至15日間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灰霾天氣,分析形成灰霾天氣的大氣條件。
(3)上海在1月15日灰霾天氣后,經歷了怎樣的天氣過程?判斷依據是什么?
(4)結合污染物來源和倫敦治污的啟示,談談該如何治理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阿爾梅里亞省(2°W,37°N)位于西班牙的東南沿海,該地區年均溫15℃以上,年降水量約300mm,大部分為山地、丘陵和沿海灘涂。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該省大量建造溫室大棚種植番茄、柿子椒和西瓜等用于出口的作物,逐漸成為“歐洲的蔬萊之都”。圖為“該阿爾梅里亞省溫室大棚衛星照片”,夏季農民還會給棚頂刷上白石灰。
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該地區在農業生產中普及溫室的主要原因是
A.減少蒸發,提高水資源利用率B.提高光照的利用率
C.減少水上流失,保持土壤肥力D.減輕病蟲害的威脅
【2】與法國相比,該地區利用溫室生產農產品出口歐洲各國的優勢條件有
①溫室不需要加溫②離消費市場近
③蔬菜瓜果成熟早,上市時間更早④海洋運輸便利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水庫大壩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若水庫大壩再加高100米,則該地區的四個村莊中可能會被淹沒的是( )
A. ①村莊B. ②村莊
C. ③村莊D. ④村莊
【2】關于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支流甲河畫錯了B. 乙河向西北流
C. ④位于②的西北方向D. ③比④低1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①②③三個箭頭所代表的輻射依次是( )
A. 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太陽輻射
B. 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
C. 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太陽輻射
D. 太陽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和對應的字母主要是( )
A.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① B. 大氣的反射作用——④
C. 大氣的吸收作用——② D. 大氣的逆輻射作用——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