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屆山西省高三第三次四校聯考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發生強降雨引發泥石流災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龍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縣城部分被淹,電力、交通、通訊中斷。截至8月16日,災害共造成1254人遇難,490人失蹤,4.7萬人受災。此前舟曲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之一。
材料二:下圖為“泥石流示意圖”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圖”。
(1)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省舟曲縣發生重大泥石流災害,試從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方面簡要分析此次泥石流發生的原因。(8分)
(2)據材料二分析,當泥石流發生時,在泥石流的流經區和堆積區的游客,應該如何正確逃生。(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屆陜西省西安市五大名校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A.(10分)【選修3——旅游地理】根據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0年1月4日,中國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意見提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六大戰略定位,即中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海洋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
材料二: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數量統計表。
(1)簡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數量的季節特征,并說明其原因。(6分)
(2)分析海南島發展旅游業,在環境保護方面應該注意的問題。(4分)
B.(10分)【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發生強降雨引發泥石流災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龍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縣城部分被淹,電力、交通、通訊中斷。截至8月16日,災害共造成1254人遇難,490人失蹤,4.7萬人受災。此前舟曲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之一。
材料二:圖為“泥石流示意圖”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圖”。
(1)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省舟曲縣發生重大泥石流災害,試從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方面簡要分析此次泥石流發生的原因。(8分)
(2)據材料二分析,當泥石流發生時,在泥石流的流經區和堆積區的游客,應該如何正確逃生。(2分)
C.(10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河北中部某縣農村秸稈利用狀況調查表
材料二:農作物的秸稈,牲畜直接食用后吸收很少,轉化率不高。若經發酵后,可成為滿足牲畜對各種營養物質需要的優質飼料。
材料三:為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該縣對農作物秸稈進行了綜合開發。其具體做法是:用機械,將秸稈加工成顆粒狀,運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術生產優質飼料,替代糧食飼料,發展畜牧業;利用秸稈飼料發展畜牧業,同時發展相關工業,對畜牧業產品進行深加工;減少直接用做肥料,通過動物消化成優質肥料,實現“過腹還田”。
(1)為了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該縣可發展的相關工業有哪些?(至少說出三個)(6分)
(2)當地農村秸稈作為燃料還高達50%,秸稈燃燒導致的生態負效應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陜西省西安市五大名校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A.(10分)【選修3——旅游地理】根據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0年1月4日,中國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意見提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六大戰略定位,即中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海洋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
材料二: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數量統計表。
(1)簡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數量的季節特征,并說明其原因。(6分)
(2)分析海南島發展旅游業,在環境保護方面應該注意的問題。(4分)
B.(10分)【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發生強降雨引發泥石流災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龍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縣城部分被淹,電力、交通、通訊中斷。截至8月16日,災害共造成1254人遇難,490人失蹤,4.7萬人受災。此前舟曲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之一。
材料二:圖為“泥石流示意圖”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圖”。
(1)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肅省舟曲縣發生重大泥石流災害,試從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方面簡要分析此次泥石流發生的原因。(8分)
(2)據材料二分析,當泥石流發生時,在泥石流的流經區和堆積區的游客,應該如何正確逃生。(2分)
C.(10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河北中部某縣農村秸稈利用狀況調查表
材料二:農作物的秸稈,牲畜直接食用后吸收很少,轉化率不高。若經發酵后,可成為滿足牲畜對各種營養物質需要的優質飼料。
材料三:為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該縣對農作物秸稈進行了綜合開發。其具體做法是:用機械,將秸稈加工成顆粒狀,運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術生產優質飼料,替代糧食飼料,發展畜牧業;利用秸稈飼料發展畜牧業,同時發展相關工業,對畜牧業產品進行深加工;減少直接用做肥料,通過動物消化成優質肥料,實現“過腹還田”。
(1)為了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該縣可發展的相關工業有哪些?(至少說出三個)(6分)
(2)當地農村秸稈作為燃料還高達50%,秸稈燃燒導致的生態負效應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三適應性練習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5分)A.【選修2——海洋地理】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圖示意渤海灣區域海岸線遷移。
材料二 咸潮(又稱咸潮上溯、鹽水入侵),是一種水文現象。當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體變咸,即形成咸潮。
(1)渤海沿岸天津市每年春季是咸潮入侵的高發期,說明其原因。(7分)
(2)分析圖示海岸類型及成因,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提出開發海岸帶的具體措施。(8分)
B.【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舟曲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岷山山脈貫穿全境,與四川省南坪縣接壤,處在汶川地震活躍帶上。2010年8月7日22時左右,舟曲縣突發特大泥石流災害,泥石流長5000米,寬500米。泥石流涌入縣城,所經區域被夷為平地。
材料二 舟曲縣城泥石流流域圖
(1)試從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方面,簡要分析舟曲地區發生特大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形成條件。(7分)
(2)簡述該地在防災減災方面應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C.【選修6——環境保護】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灣的一座海上鉆井平臺起火爆炸,導致約1600米深處漏油,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圖為墨西哥灣海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說出該海域洋流名稱并分析該洋流對海域石油污染的影響。(7分)
(2)分析本次石油泄露造成巨大災害損失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北京市東城區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宮城縣以東海域發生里氏9級特大地震并引發海嘯,福島核電站受到嚴重影響并發生了泄漏。讀圖和表,回答下列問題。(本題10分)
(1)日本境內火山、地震頻發,主要是位于__________板塊和_________板塊交界處所致。
(2)此次強震的危害巨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選擇填空)
A. 震級高、震源深、破壞力大 B. 未能在震前發布預報和警報
C. 主震后余震頻繁且等級較高 D. 強震及誘發災害的共同影響
(3)從圖中可以看出,日本的汽車工業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
表 日本主要產品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比重
(4)根據表推測,受此次超強地震的影響,短期內國際市場最有可能出現的波動現象是____________。(選擇填空)
A. 含碘食鹽、蔬菜價格上漲 B. 錄像機、照相機等配件的價格上漲
C. 船舶、鐵礦石的價格下跌 D. 汽車輪胎的原料——橡膠價格下跌
(5)研究福島核電站核泄漏產生的輻射強度、影響范圍、受災人口分布、災害損失大小之間的關系,可能采用的現代化技術手段為_________。(選擇填空)
①數字地球 ②全球定位技術 ③地理信息技術 ④遙感技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黑色旅游”指人們到災難、恐怖事件或悲劇等發生地旅游的一種現象。
(6)如果日本震后想開發“黑色旅游”,試說明其對地理環境及區域發展的積極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