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材料和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一個區域地表形態的變化往往受另一個區域物質運動的影響。某區域不同時期海岸線位置示意圖
(1)描述圖示期間該區域陸地變化特點,并指出其泥沙主要來源區。
(2)泥沙主要來源區哪些氣象災害會加速該區域陸地面積變化?為什么?(10分)
(3)簡述該區域或泥沙主要來源區如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解析】考查區域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原因。從圖中可以看出由于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入海口,由于流速減慢,泥沙不斷沉積形成陸地。所以該區域陸地面積在不斷擴大,并且不斷向東北方向擴展;由于泥沙不斷在增加,所以延伸速度越來越快。
【答案】陸地面積擴大;向東北方向擴展;延伸速度越來越快。黃土高原。
【解析】考查黃河的泥沙主要來自黃土高原,容易受到暴雨、洪澇等災害的影響。由于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溝谷發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對地表的侵蝕強度大,形成的徑流搬運能力強,攜帶大量泥沙,在該區域沉積。
【答案】:暴雨、洪澇 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溝谷發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對地表的侵蝕強度大,形成的徑流搬運能力強,攜帶大量泥沙,在該區域沉積。
【解析】:考查黃土高原國土整治。針對黃土高原的生態問題,要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實現農業綜合開發,轉變經營方式,優化產業生產結構等。
【答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如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善排灌條件、推廣節水技術和優良品種等;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如退耕還林還草、保持水土、治理鹽堿地和風沙地、建設農田防護林網,實現農業綜合開發,轉變經營方式,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等;優化產業生產結構,如農林牧漁相結合、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等;加強農業生產專業化、地區專門化,如建設各種商品農業基地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根據材料和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加勒比海島國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北京時間13日5時53分)發生里氏7.0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3公里。世界衛生組織確認,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萬人喪生,19.6萬人受傷。此次地震中遇難者有聯合國駐海地維和部隊人員,其中包括8名中國維和人員遇難。智利當地時間2月27日凌晨3時34分(北京時間2月27日14:34),發生里氏8.8級特大地震,震源位于海底59.4公里,地點位于智利馬烏菜地區外海。震中距智利城市康塞普西翁100公里,距智利首都圣地亞哥320公里。
材料二:2009年10月3日2016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的投票表決活動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在國際奧委會進行了三輪投票后,巴西里約熱內盧最終成為2016年第三十一屆夏季奧運會的舉辦地。
材料三:巴西人口和水系分布圖11
(1)根據材料一,有關海地與智利發生地震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兩次地震幸免為破壞性深源地震,均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中
②智利地震釋放的能量大約相當于海地地震的500倍,但烈度卻比海地小
③海地與智利的時差為1小時,當智利發生地震時,海地時間為2月27日1時34分
④智利地震的發生將引發近斯國際市場上銅價的上漲
(2)簡述巴西人口分布特點及產生的原因。
(3)描述圖中世界上最大河流的水系特征并解釋其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根據材料和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22分)
新疆羅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經超過3 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經是羅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紀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庫200多座,耕地面積擴大約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勢的變化,并說明理由。(6分)
(2)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說明三角洲位置變化的主要過程。(8分)
(3)簡述羅布泊的干涸對干旱區流域開發的啟示。(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根據材料和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20分)
材料一 年日照時數是指太陽直接輻射地面時間的一年累計值,以小時為單位。下圖是
“我國某區域年日照時數分布圖”。
材料二 酒泉深居內陸,有航天發射的諸多優勢,“神舟”系列均在此成功發射。除酒
泉、太原、西昌三大發射中心外,我國還在海南文昌建設第四個航天發射中心。
(1)請簡述圖中年日照時數的分布規律。
(2)寫出圖中甲、乙區域年日照時數范圍,并分別分析原因。
(3)分析文昌在航天發射方面的突出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三第二次調研測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32分)根據材料和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時51分,新西蘭第二大城市克萊斯特徹奇發生里氏6.3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距離地表僅有4公里。
材料二
(1)新西蘭是地震多發的國家之一,說明其地震多發的原因.(6分)
(2)地中海氣候分布于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但C處附近有該氣候的分布,其原因主要是(4分)
A.地形 B.洋流 C.海陸分布 D.大氣環流
(3)有人說D處的氣候也屬于熱帶季風氣候,請說明其理由。(12分)
(4)A、B、C等地是澳大利亞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區之一,試分析其原因。(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福建四地高二下學期第二次六校聯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1分)根據材料和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年日照時數是指太陽直接輻射地面時間的一年累計值,以小時為單位。圖16是我國某區域年日照時數分布圖。
(1)請描述圖示區域年日照時數的分布規律。(1分)
(2)說出圖中甲、乙區域年日照時數的范圍,簡要分析原因。(6分)
(3)試分析丙區域發展種植業的有利自然條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