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國局部地區圖及A、B兩地降水資料圖,回答下列各題。
【1】導致A、B兩地降水季節分配不同的主導因素是
A. 地形地勢 B. 海陸位置 C. 洋流性質 D. 大氣環流
【2】甲河附近地區是世界上著名的混合農業區。關于該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 該地農場主產羊毛和水稻 B. 位于大分水嶺雨影區,降水稀少
C. 農場經營方式以國營為主 D. 農產品商品率高,主要銷往國內市場
【答案】
【1】D
【2】B
【解析】本題組以澳大利亞區域等高線圖和降水分布圖為載體,考查降水的影響因素以及混合農業區的地理特征,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1】B地位于東南沿海地區,夏季受東南信風控制,降水多,冬季受西北風控制,降水少;A地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炎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影響,溫和多雨。兩地降水季節分配不同主要是因為大氣環流的差異,故D項正確,A、B、C項錯誤。
【2】甲河附近的混合農業區為小麥—牧羊帶,主產應為羊毛和小麥,A項錯誤;該地受大分水嶺阻擋,位于盛行風的背風坡,屬于雨影區,降水稀少,故B項正確;其經營方式為私營農場,C項錯誤;澳大利亞人口稀少,農產品主要銷往國際市場,D項錯誤。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反映人與環境關系的三種模式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對“環境容量”的理解錯誤的是( )
①科技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原因
②生產力的發展、生活文化消費水平的提高,都使得環境容量在不斷地加大
③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
④生態環境的平衡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按照人與環境關系的理想程度按從優到劣排列,三種模式的順序依次為( )
A. Ⅲ Ⅱ ⅠB. Ⅱ Ⅰ ⅢC. Ⅰ Ⅱ ⅢD. Ⅰ Ⅲ 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水電占全球發電總量的16%,其中超過70%來自拉丁美洲。近十幾年來,亞馬孫流域內各國涌現水電開發熱潮。在亞馬孫的安第斯山脈支流上已經有48座裝機量超過2兆瓦的水電站,未來的20年里還計劃修建150座。在亞馬孫平原地區,建水電站需要修建大型水壩,產生足夠強力的落差,如烏阿圖瑪河的巴爾比那水電站和托坎廷斯河的圖庫魯伊大型水電站。左下圖示意亞馬孫流域水電站分布,右下圖示意亞馬孫流域多年平均氣候資料。
(1)分析亞馬孫流域內各國涌現水電開發熱潮的原因。
(2)簡述亞馬孫流域降水特征及其對發電量產生的影響。
(3)分析亞馬孫流域水電開發對流域內自然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沿海地區洋流示意圖,回答下題。
若甲洋流所處的緯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與甲洋流構成完整洋流系統的是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島寒流 ③秘魯寒流 ④西風漂流 ⑤南赤道暖流
⑥東澳大利亞暖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 ⑧巴西暖流 ⑨北太平洋暖流
A. 甲→②→⑨→① B. ⑧→①→⑤→甲
C. ④→甲→⑤→⑥ D. ⑦→⑨→甲→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某海域示意圖和南半球赤道附近大氣、海水運動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甲海域中( )
A. ①洋流的形成主要是受東北信風的影響
B. ②洋流所經過海區的等溫線向南彎曲
C. A地為熱帶雨林氣候,B地為熱帶草原氣候
D. ④附近的漁場形成與經過的密度流有關
【2】下列對圖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中兩岸等水溫線位置不同的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的
B. 圖中大氣環流左側近地面氣壓較高,右側近地面氣壓較低
C. 圖中右側水溫異常降低時,B處沿岸海域魚類大量死亡
D. 圖中右側水溫異常升高時,B處降水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環境保護】
我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城市化建設和棚戶區改造,但在一些城區會看到這樣一些現象:拆遷場所的磚頭、石塊、瓦礫、木材、瓦片形成渣土堆,大風一刮,塵土飛揚;地面、路面破損,有的地下水設施被破壞,滲水形成污流;場地毫無遮檔,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及塑料袋等垃圾遮地,氣味難聞……
針對拆遷工地出現的問題,試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銅礦資源開發布局指向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分析美國銅礦熔煉廠和精煉廠分別屬于( )
A. 原料指向型工業和市場指向型工業
B. 動力指向型工業和技術指向型工業
C. 動力指向型工業和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D. 原料指向型工業和技術指向型工業
【2】大量銅材加工廠布局在精煉廠附近,有利于( )
A. 加強各加工廠間聯系,競爭發展
B. 加強與精煉廠的協作,降低成本
C. 擴大總體生產能力,降低勞動力成本
D. 減少市場交易費用,改善環境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丙三個地區農業基本情況比較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可能是( )
A. 水稻種植業 B. 混合農業 C. 商品谷物農業 D. 種植園農業
【2】與乙地區農業地域類型相似的地區是( )
A. 剛果盆地 B. 四川盆地 C. 大自流盆地 D. 墨累-達令盆地
【3】丙地區農業地域類型可以為下列我國哪個地區的農業提供借鑒( )
A. 內蒙古草原 B. 珠江三角洲 C. 長江中下游平原 D. 東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山地局部的等高線示意圖,此圖的等高距為30米。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瀑布具有溯源侵蝕的作用。若圖中有一瀑布,則幾千年前該瀑布可能位于(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上圖中瀑布的落差最大可能是( )
A. 88米 B. 92米 C. 31米 D. 63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