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生產承包責任制后,某個農家按人均0.5畝分得3畝稻田,產量較高,每年都有部分剩余糧食出售,這戶農家的農業不屬于
[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龍門3+x高考雙綜合訓練地理 題型:069
新中國成立50年來,我國農業生產穩步發展。1949年,我國每公頃耕地的糧食產量只有1035千克,人均糧食占有量僅為210千克。1949~195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由1949年的1.132億噸增長到1957年的1.955億噸,增長幅度達72.3 %,每年遞增7%。1958年~1961年出現了我國糧食生產的第一次大倒退,糧食總產量1.273億噸。我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把調動農民積極性作為制定農村政策的首要出發點,以市場為導向,探索和完善農村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充分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農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1459億元增加到1988年的530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10年間增長82.8%,平均每年增長6.2%。1998年我國糧食產量達4.9億噸以上,比1949年增長3.3倍,人均產量比1949年增長1倍。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說出下圖中字母處的商品糧基地: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 G________
(2)從自然因素分析,我國農業生產存在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3)從社會因素分析,我國糧食生產出現第一次大倒退的原因。
(4)率先實行家庭聯承包責任制的是哪省農民?
(5)運用哲學常識,說明農村改革成功的原因。
(6)運用經濟常識,指出1978年后農村改革中遵循的主要經濟規律。
(7)運用政治常識,指出為什么要把調動農民積極性作為制定農村政策的首要出發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作物以水稻為主,水稻被稱為“亞洲人的糧食”。據此完成1~3題。?
1.水稻種植可緩解某些地區人口對土地的壓力,根本原因是( )?
A.水稻地區適應性強 B.水稻種植技術簡單?
C.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高 D.水稻種植很適合小農經營?
2.“雜交水稻”的開發應用說明了我國農業發展必須堅持( 。?
A.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 B.不斷增加國家對農業的投入?
C.貫徹土地承包30年不變的政策 D.千方百計地增加農民收入?
3.傳統稻米產區農業生產最關鍵的是改變( 。?
A.傳統經驗、精耕細作、單位面積產量不高?
B.現代化生產技術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熱條件還未充分合理利用?
D.地勢低平、多水旱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作物以水稻為主,水稻被稱為“亞洲人的糧食”。據此完成1~3題。?
1.水稻種植可緩解某些地區人口對土地的壓力,根本原因是( )?
A.水稻地區適應性強 B.水稻種植技術簡單?
C.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高 D.水稻種植很適合小農經營?
2.“雜交水稻”的開發應用說明了我國農業發展必須堅持( 。?
A.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 B.不斷增加國家對農業的投入?
C.貫徹土地承包30年不變的政策 D.千方百計地增加農民收入?
3.傳統稻米產區農業生產最關鍵的是改變( 。?
A.傳統經驗、精耕細作、單位面積產量不高?
B.現代化生產技術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熱條件還未充分合理利用?
D.地勢低平、多水旱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作物以水稻為主,水稻被稱為“亞洲的糧食”。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水稻種植可緩解某些地區人口對土地的壓力的根本原因是( )
A.水稻地區適應性強 B.水稻種植技術簡單
C.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高 D.水稻種植很適合于小農經營
(2)“雜交水稻”的開發應用說明了我國農業發展必須堅持( 。
A.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
B.不斷增加國家對農業的投入
C.貫徹土地承包30年不變的政策
D.千方百計地增加農民收入
(3)傳統稻米產區農業生產改進最關鍵的是改變( 。
A.傳統經驗、精耕細作、單位面積產量不高
B.現代化生產技術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熱條件還未充分合理利用
D.地勢低平、多水旱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