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等因素的改變而改變的。下圖為某地區不同發展階段的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階段一、二期間該地區工業發展的主要優勢是 ;該地區城市化發展的主要動力是 。
(2)簡述階段二時期該地區工業與城市的發展對當地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
(3)從階段二到階段三,該地區進行了大規模整治,主要表現是:
工業結構: ;
工業布局: ;
生態建設: 。
【答案】(1)礦產資源豐富 工業化
(2)環境污染加劇、資源面臨枯竭、濕地遭到破壞。
(3)煤炭、鋼鐵、機械、化學工業數量減少,出現新興電子工業 鋼鐵、機械、化學工業等傳統工業向城市東北方向或河流下游移動,并趨于集中 建立自然保護區、綠化防護帶等
【解析】
本題以某地工業化和城市化為背景,考查工業發展的區位因素,以及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和分析的能力。
(1)本題考查工業的區位因素。根據圖示信息判斷即可得出答案。
(2)本題考查工業化和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從環境污染、資源過度開發、濕地破壞等方面回答。
(3)本題考查工業化與城市化問題的整治措施。針對出現的問題來回答,從工業布局調整、污染的治理、建設衛星城等方面分析。
(1)讀圖,根據圖中的圖例可知,該地區附近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故該地發展工業的主要區位優勢是礦產資源豐富。區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兩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工業化是該地區城市化發展的主要動力。
(2)讀圖可知,圖中鋼鐵工業位于城市周邊地區,導致城市大氣污染和河流污染,環境污染嚴重;大量開釆煤炭資源,導致資源過度開采;城市發展占用大量濕地面積,導致濕地面積減少。
(3)讀圖可知,從階段二道階段三,鋼鐵、煤炭、化學和機械工業數量減少,新增加了電子工業;鋼鐵、機械等產業,轉移到河流下游,城市東北部地區,減少了城市污染和水污染。新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和衛星防護帶;城市西部增長和多文化區,發展了科技和高等教育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湊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H河流域地處我國農牧交錯帶,屬于半干旱氣候,年降水量在350~ 450 mm之間,灌溉農業較為發達,素有“北方糧倉”之稱。下圖為H河流域位置及區域簡圖和1981-2005年H河斷流天數曲線。
(1)簡述H河近20年來斷流的原因。
(2)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理,分析H河斷流對下游自然環境各要素的影響。
(3)結合所學知識,提出緩解H河斷流的對策。
(4)面對該河流連續發生斷流,說明政府應發揮的積極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張江長三角科技城是目前我國第一個跨省市、一體化發展的試驗區,是浙江接軌上海,承接產業轉移、謀求與上海協同創新的第一站,也是上海對外融合、尋找發展空間和下一個增長極的選擇。
材料二:下圖為長江三角洲區域圖(部分)及張江長三角科技城的地理位置分布示意圖。
(1)隨著張江科技城的興建,當地原有土地利用類型不斷變為▲用地。根據中心地理論,南京和嘉興的城區均為周圍鄉村的▲ ,與南京相比,嘉興的門檻人口較 ▲ (填“高”或“低”)。
(2)近年來,上海、杭州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偏低,基本步入__▲ 人口增長模式;這兩座城市正接受大批來自國內外的科技人才、著名學者定居, ▲是影響該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3)錢江潮被譽為天下奇觀,杭州灣北岸的觀潮點數量明顯▲ (填“多于”或“少于”)南岸,這主要是由于地球 ▲ 運動的影響,表層海水西進過程中不斷偏向造成的。
(4)從區域經濟合作角度,說出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建設的積極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印度尼西亞大松巴哇火山爆發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讀圖回答下面問題。
【1】根據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況,可推測火山爆發期間的盛行風是( )
A. 東南風 B. 東北風
C. 西南風 D. 西北風
【2】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有許多農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居住,主要原因是( )
A. 欣賞壯麗的火山爆發景觀 B. 氣候涼爽,適宜居住
C. 溫泉眾多,為療養勝地 D. 土壤肥沃,利于農作物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中國和科威特將在廣東省建立一項煉油及石化項目,中國海外找油新路徑(吸引產油國到中國內地開設煉油廠)得以順利推進。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科威特境內沒有常年有水的河流,主要原因是
A. 深居內陸,降水稀少B. 工農業發達,用水量大
C. 國土面積小,徑流量少D. 受副高和信風帶控制、降水稀少
【2】沿最短路線從科威特運石油到廣東,沿途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A. 經過阿拉伯海時,輪船逆風順水
B. 經過馬六甲海峽時,濃云密布,雷電交加
C. 到達廣東時可能看到大面積的常綠硬葉林
D. 該航線起止點河網密布,動植物資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許多災害與氣候關系密切,讀圖回答問題。
(1)我國干旱頻次>30的從北至北南依次為_________平原、_________平原和 _________流域;我國干旱頻次>30的三個地區又是我國洪水災害多發地區,水旱災害頻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甲、乙、丙三地區在干旱出現的季節上存在差異,形成原因也不同,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面表格。
干旱經常出現的季節 | 自然原因 | |
甲地區 | ||
乙地區 | ||
丙地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東南沿海某地擬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庫。下圖為“擬建水庫附近地形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建設成本最低的水庫大壩宜建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水庫建成后能夠
A. 改善航運條件 B. 開發河流水能
C. 增加徑流總量 D. 消除地質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美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很高,現代科學技術被廣泛應用,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輸出國。農業實行地區專門化生產,形成了一系列農作帶和農業區。
讀圖完成下列題。
【1】美國玉米帶、小麥區均屬于( )
A. 熱帶種植園農業
B. 商品谷物農業
C. 傳統旱作谷物農業
D. 水稻種植業
【2】關于小麥區發展生產的自然條件,敘述正確的是 ( )
①終年高溫多雨
②土壤深厚肥沃
③地勢平坦廣闊
④市場需求量大
A. ③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是一個多種族的移民國家,人口構成中,白人最多,黑人其次。印第安人是美國的土著居民。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乙人種與祖先的故鄉配對正確的是( )
A. 甲——白色人種.大洋洲;乙——黃色人種.亞洲
B. 甲——黑色人種.非洲;乙——白色人種.歐洲
C. 甲——白色人種.歐洲;乙——黑色人種.非洲
D. 甲——黃色人種.亞洲;乙——黑色人種.大洋洲
【2】美國的土著居民屬于( )
A. 混血人種B. 白色人種C. 黑色人種D. 黃色人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