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4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從丹江口調水順利進京(如下圖所示)。由于地面起伏,調水過程中,有的地段能夠自流,有的地段需要人工提水。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南水北調對石家莊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 B. 水資源短缺得到解決
C. 降低用水的的使用成本 D. 不利于減少地下水的開采
【2】根據調水規劃,7、8月份調水量相對較小,原因是( )
A. 華北地區的臺風 B. 江淮地區梅雨
C. 華北地區春旱 D. 江淮地區伏旱
【答案】
【1】A
【2】D
【解析】考查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1】石家莊為水的調入區,所以會增加石家莊的水量,緩解因缺水導致的生態問題,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故A正確。水資源短缺得到緩解,B錯誤;增加了用水的成本,C錯誤;利于減少地下水的開采,D錯誤。故選A。
【2】臺風降水主要影響沿海地區,且只能短時期影響降水,7、8月份華北地區受鋒面雨帶降水多,受臺風影響降水不是主要原因,A錯誤;江淮地區的梅雨出現在6月份,B錯誤;7、8月份我國東部雨帶北移至東北、華北地區,華北地區進入雨季,華北地區的春旱出現在4、5月份,C錯誤;此時江淮地區處在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干燥天氣,出現伏旱,降水少,水的調出區水量少,D正確; D選項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天文測算,北京時間2016年11月14日18時15分,月球公轉軌道經過近地點。經過近地點2小時37分后,滿月到來,此時月亮視直徑最大,被稱為“超級月亮”。讀月球繞地球運行軌道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超級月亮”出現時,其位置大概位于軌道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超級月亮”出現時刻,下列地點可見到“超級月亮”的是( )
A. 東京 溫哥華 B. 東京 巴西利亞
C. 巴西利亞 巴黎 D. 巴黎 溫哥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區域中,秋明、漢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應主要依靠進口,波動較大。2014年起,這些城市郊區以及周邊地區采用荷蘭等國的技術,修建了大型溫室蔬菜培植基地。生產的蔬菜可滿足當地約20%的需求。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區蔬菜種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 光照 B. 水分 C. 熱量 D. 土壤
【2】該地區利用溫室培植蔬菜的優勢條件是
A. 勞動力成本低 B. 能源供應充 C. 種植歷史悠久 D. 生產技術先進
【3】該地區扶持溫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設的直接目的是
A.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 增加農業經濟收入
C. 改善當地種植結構 D. 減少蔬菜對外依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表示30°N~60°N的亞歐大陸部分,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地的氣候類型為氣候,其氣候特征是 .
(2)B、C兩地中,常年受西風帶控制的地區是;冬雨夏干的氣候分布在地區,其形成原因是 .
(3)D處常年受氣團控制,其氣候特征為 .
(4)圖2為三種氣候類型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將其序號與上述氣候類型的代表字母對應填空:① , ② , 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曾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現在“裸地遍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 為放牧引水掘井,周圍草場因過度利用和踐踏而出現裸露地面
B. 為擴大耕地而掘井,周圍草場最終因為踐踏和開墾變成裸露地面
C. 為解決人的生活吃水問題而掘井,周圍草場終因人為破壞而變成裸露地面
D. 為解決人們生活能源問題而拔草、砍樹,導致環境惡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甲、乙、丙、丁四地之間的熱力環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能夠正確表示環流方向的是
A. 甲→乙→丙→丁→甲 B. 甲→丙→丁→乙→甲
C. 乙→甲→丁→丙→甲 D. 乙→丁→丙→甲→乙
【2】關于圖示熱力環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若表示海陸間的熱力環流,甲為海洋 B. 若表示山谷間的熱力環流,乙為山頂
C. 若表示特大城市熱力環流,甲為郊區 D. 熱力環流使沿海地區氣溫日較差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地時間2014年11月18日,受大湖效應影響,位于美國伊利湖東岸的布法羅(水牛城) 及周邊出現罕見暴風雪,不到24小時,多地積雪超1.5米。讀大湖效應示意圖,回答下題。
據大湖效應示意圖判斷,布法羅出現罕見暴風雪的原因是
A. 快速南下的冷空氣與暖濕空氣在湖泊東岸和南岸相遇形成鋒面,產生暴雪
B. 冷空氣經過湖面時,被加濕變成暖濕空氣,受地形的強烈抬升作用,形成暴雪
C. 經過湖面的冷空氣被加濕,抵達對岸后,因湖岸氣溫驟降形成暴雪
D. 冷空氣與湖泊上的暖濕氣流在湖對岸相遇,導致冷空氣上升而產生暴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附加題)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阿根廷人口約4145萬(2013年),領土居世界第八位,為拉丁美洲的第二大國,僅次于巴西。但約3/4的國土,面臨沙漠化的危害,危及全國1/3的人口,阿根廷每年新增沙漠約65萬公頃。下圖為阿根廷位置圖
(1)甲處的氣候類型為 ,甲區域是阿根廷沙漠化最嚴重的區域,試分析其原因。
(2)甲區域沙漠化嚴重,簡述沙漠化對當地帶來的不利影響。
(3)為防治沙漠化,指出該國在沙漠化危險地區應采取的可行性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降雨量指一定時間內的降雨平鋪在地面的水層深度;一定時間內的河流徑流總量平鋪在流域地面的水層深度叫徑流深度。下圖為我國某地氣溫、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徑流深度統計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流域河流夏季補給來源除雨水外,還有
A. 湖泊水 B. 地下水 C. 冰雪融水 D. 沼澤水
【2】能反映該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現象是
A. 地表風沙少 B. 山麓青青草 C. 樹上柑橘紅 D. 草場牦牛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