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紀30~50年代,該湖流域大規模開墾。據此回答下列各小題。
【1】據圖中信息判斷,該湖泊
A.湖面少風浪
B.北部湖水較南部淺
C.冬季不結冰
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
【2】在該湖①②③④四湖區中,最適宜淡水魚生長的湖區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0世紀30~50年代,該湖水位下降加劇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年降水量減少
B.流域年蒸發量增大
C.入湖河水量減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
【答案】【1】B 【2】D 【3】C
【解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推斷出該湖為里海,位于中緯度地區,受盛行西風帶影響,湖面多風浪。圖中湖泊北部等高線稀疏,地勢起伏較小,湖床海拔高度較高,湖水較淺;南部等高線密集,地勢起伏大,湖床海拔高度低,湖水較深。該地緯度較高,屬于溫帶地區,湖泊冬季結冰。湖泊周圍地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較少,淡水注入少而蒸發大,湖水鹽度較高,灌溉用水少。
【2】從上題分析可知,該湖鹽度相對較高,圖中④位于湖泊北部河流入湖口附近,淡水注入較多,湖水鹽度較低,最適宜淡水魚生長。
【3】20世紀30~50年代,里海沿岸地區人口迅速增加,河流用水量增大,入湖徑流量減少,導致湖水水位下降加劇。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仔細分析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可能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是 ( )
①大量礦物燃料的使用 ②私家車的不斷增加③森林大量被砍伐 ④海平面上升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對照圖,全球氣候變暖與下列因素有關的是( )
A. ①增強 B. ②減弱
C. ③減弱 D. ④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指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____________任務是,完善堅持黨的____________的制度,加強黨對各領域各方面工作領導,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A.重大 政治領導B.首要 全面領導
C.基本 全面領導D.核心 政治領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區地質構造剖面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問題下列問題。
(1)圖中①②③④四處,在地質構造上屬于背斜的是_______,屬于向斜的是_________。在野外考察中,有時會見到背斜成谷現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我國的名山華山、廬山、泰山等的成因與_________(填序號)地質構造類似,渭河谷地、汾河平原等的成因與_________(填序號)地質構造類似。
(2)如果要尋找油氣資源,最好在_______處找,如果要找地下水,最好在_______處找。若在該地修建一條與剖面垂直的地下隧道,選擇______地比較好。
(3)渭河谷地以北的黃土高原地區是世界上黃土沉積最厚的地區,其成因是 的沉積作用,其地表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是流水 作用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月22日起一場被譽為“世紀寒潮”的強冷空氣自北向南影響我國東部廣大地區,溫州多地學校停課,該天氣系統過境溫州時不易出現的天氣狀況是( )
A.降溫B.氣壓升高C.連續性降水D.降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地球表面四地的線速度統計(假設地球是正球體)。據表完成下面小題。
甲 | 乙 | 丙 | 丁 | |
線速度(千米/小時) | 1670 | 1447 | 1181 | 837 |
【1】四地中緯度最高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2】四地沿緯線隨地球自轉 360 度所用時間是
①一個恒星日
②一個太陽日
③23 小時 56 分
④24 小時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利用鋁盆、海綿、蠟燭、水等材料設計了一個模擬地球板塊運動的實驗(如下圖)。實驗中發現蠟燭加熱區的水流上升,兩塊海綿向左右兩側方向運動。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實驗模擬的板塊運動和板塊邊界分別為 ( )
①碰撞擠壓 ②張裂作用
③生長邊界 ④消亡邊界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下列地理現象與該模擬實驗原理相似的是 ( )
A. 渭河谷地的形成 B. 日本地震的發生
C. 東非裂谷帶的形成 D. 青藏高原的隆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