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6年1月21目至25日,我國大部分地區自北向南經歷了一次“世紀寒潮”的侵襲。
材料二 圖是2016年1月22日14:OO的天氣形勢圖(單位:HPa)。
(1)形成此次“世紀寒潮”的天氣系統是 。此時正向 方向移動。
(2)此時烏魯木齊受 天氣系統影響,天氣狀況是 。
(3)此時北京的風速較濟南 (大/小),原因是 。
(4)6個月后,濟南盛行 風,形成原因是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積的溫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紅柿、黃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用“溫室大棚”代替“南菜北運”的主要原因是 ( )
A. 價格因素 B. 交通運輸不便 C. 消費者習慣變化 D. 氣候變化
【2】“溫室大棚”能反季節種菜,改造的因素主要是 ( )
A. 水分 B. 土壤 C. 熱量 D. 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燕麥是世界性栽培作物,分布在五大洲42個國家,但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
喜溫涼但不耐寒,在麥類作物中是最不耐寒的一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芬蘭
A.盛行西風,終年溫和多雨 B.山區水土流失嚴重,城鎮數量少
C.人口稀疏區大牧場放牧業為主 D.森林資源豐富,木材加工業發達
【2】燕麥種植北界呈圖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該國
A.東部地區的河湖密布,灌溉條件好 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響,氣溫偏高
C.東南部土層較深厚,耕作技術高 D.西北部多晴朗天氣,日照時間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東側是西半球,西側是東半球,南側是南溫帶,北側是熱帶,該地的位置是( )
A. 25°W,23.5°S B. 20°W23.5°N C. 160°E,23.5°N D. 160°E,23.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944年美國科學家在圣馬太島放養了29只馴鹿,由于無天敵,食物充足,10年后達到1000只,20年后達到6000只,又過了三年只剩下42只,這一變化體現了:
A. “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功能
B. 自然地理環境的生產功能
C. 自然地理環境的平衡功能
D. 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合成有機物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某國以平原為主的區域中,甲、乙等城市的蔬菜供應主要依靠進口,波動較大。2014 年起,這些城市郊區及周邊地區采用荷蘭的技術,修建了大型溫室蔬菜培植基地,生產的蔬菜可滿足當地約20%的需求。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區蔬菜種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熱量 D.水分
【2】該地區利用溫室培植蔬菜的優勢條件是
A.能源供應充足 B.生產技術先進 C.種植歷史悠久 D.勞動力成本低
【3】該地區扶持溫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設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增加農業經濟 C.改善當地種植結構 D.減少蔬菜對外依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城市用地功能區規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若從環境因素考慮,城市各功能區用地規劃合理。 該地區最可能( )
A. 屬熱帶雨林氣候 B. 地勢起伏小
C. 河流自南向北流 D. 盛行東北風
【2】該城市功能區與其形成的主導因素對應正確的是( )
A. 甲—行政因素 B. 乙—歷史因素
C. 丙—社會因素 D. 丁—經濟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與上海市相比,云南省經濟發展的地理優勢有
①勞動力豐富,工資水平低 ②市場需求大,交通便利
③土地面積大,土地價格低 ④技術水平高,政策支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