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河南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中原城市群“一極兩圈三層”的框架,其中,“一極”是被寄予全省經濟發展核心增長極厚望的“鄭汴新區”。而“兩圈”則是以城際快速交通和高速鐵路為紐帶,形成以鄭州為中心的“半小時”和“一小時”交通圈。“三層”即包括“鄭汴一體化”區域的“核心層”,包括洛陽、平頂山等7個省轄市的“緊密層”以及包括南陽、商丘等9個省轄市的“輻射層”。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簡要分析中原城市群規劃實施的有利條件。
(2)鄭州是河南省的省級行政中心,規劃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化物流中心和先進制造業基地,請你談談鄭州發展方向的可行性。
(3)鄭州早在新區建設之初,就率先提出“復合城區”理念,即通過功能、產業、生態、空間以及體制的復合,囊括三大產業,形成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現代復合型新區。“產業是經濟增長的根本,通過打造‘復合城區’,依托產業優勢,對新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依托產業的聚集效應,可以加快中小城鎮的發展。”請你談談對該段話的認識。
【答案】(1)優越的地理位置,靠近京津唐工業區,可以引進先進技術和人才推動城市化的發展;地形平坦廣闊;交通便利,多條全國重要鐵路在該地區交會;資源豐富,有豐富的煤炭等礦產資源;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且廉價等 (2)現代化物流中心:地處我國華北中部,市場廣闊和地理位置優越;隴海鐵路和京廣線交會,交通便利;隨著經濟發展特別是區域聯系日益密切,為物流行業發展提供了條件。先進制造業基地:政策扶持;資源豐富,為制造業提供了原料條件;交通便利;科技發達,是河南的文化中心,勞動力素質高等 (3)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特別是工業化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同時也縮小了城鄉差別;復合城區的建設可以避免城市化過程出現的問題,促進城市合理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解析】(1)城市建設的區位條件主要從自然條件如地理位置和地形等方面分析;社會經濟條件從交通、政策、資源和人口等方面分析。中原城市群地理位置優越,靠近京津唐工業區,便于引進先進技術和人才推動城市化的發展;地形平坦廣闊,利于城市空間發展;交通便利,多條全國重要鐵路在該地區交會;資源豐富,有豐富的煤炭等礦產資源,工業發展資源豐富;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且廉價等。
(2)現代物流業發展條件,主要強調市場、交通等條件,涉及區域聯系和區域交流等;鄭州地處我國華北中部,市場廣闊和地理位置優越;隴海鐵路和京廣線交會,對外交通便利;隨著經濟發展特別是區域聯系日益密切,為物流行業發展提供了條件。
鄭州作為先進制造業基地條件主要考慮科技力量、政策、交通、勞動力優勢等:有當地政策的扶持和鼓勵;附近資源豐富,為制造業提供了原料條件;陸、空等交通便利,近京津地區,鄭州是河南省會城市科技發達,是河南的文化中心,勞動力素質高等。
(3)主要從工業化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同時克服了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來分析;‘復合城區’,是依托產業優勢,對新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依托產業的聚集效應,可以加快中小城鎮的發展,即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它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特別是工業化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同時也縮小了城鄉差別;復合城區的建設,是通過功能、產業、生態、空間以及體制的復合,囊括三大產業,形成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現代復合型新區,可以避免城市化過程出現的問題,促進城市合理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本題考查區域城市化的發展及對區域經濟影響。分析中原城市群規劃實施的有利條件,要從自然條件如地理位置和地形等方面分析;社會經濟條件從交通、政策、資源和人口等方面分析。鄭州規劃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化物流中心的條件,主要強調市場、交通等條件,涉及區域聯系和區域交流等;建設成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條件,要考慮科技力量、政策、交通、勞動力優勢等。打造‘復合城區’,依托產業優勢,對新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依托產業的聚集效應,加快中小城鎮的發展的認知,主要從工業化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同時克服了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來分析,工業化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同時也縮小了城鄉差別;避免城市化過程出現的問題,促進城市合理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HD指數是用來評價區域經濟規模與人口規模的協調程度,HD<0.30為協調狀態,0.30~0.55為不協調狀態。“十五”以來,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增長率超過3%(每年常住人口凈增加60萬人以上),提前10多年突破了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2020年1 800萬人口的目標。圖甲為北京市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圖,圖乙為北京市經濟—人口分布協調偏離指數(HD)變化趨勢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北京市近年來HD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過度集中于中心城區
B. 城市經濟發展速度降低很快
C. 城市經濟發展速度超過了人口增長速度
D. 城市地下空間的廣泛使用
【2】【2】圖甲中北京市人口分布對北京市區所產生的主要問題有( )
①水土流失②荒漠化③交通擁堵④住房困難⑤環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3】【3】為解決北京市人口分布所產生的問題,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凝聚中心城區的商業、教育、衛生等功能
B. 在周邊城鎮新區均衡配置教育和衛生等優質公共服務資源
C. 促進城市內部各區域產業均衡發展
D. 加快利潤較高的企業向西部地區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潛水是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以上的地下水。讀下面四幅水體相互補給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有關圖中補給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 A圖反映枯水期河水補給潛水
B. B圖反映豐水期潛水補給河水
C. C圖反映湖泊水補給河水,河流處于枯水期
D. D圖反映河水補給湖泊水,河流處于枯水期
【2】關于陸地水體的相互聯系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 湖泊對河流具有削峰補枯的作用
B. 水庫被稱為人工湖泊,對河流具有調節作用
C. 無論何種狀況,潛水與河水都可相互轉化
D. 一般情況下,潛水是河流穩定的補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
A.太陽輻射是維持地表溫度的主要能量
B.太陽輻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動、火山爆發的主要動力
C.煤、石油和天然氣是從地下開采出來的,所以不屬于太陽輻射能
D.“萬物生長靠太陽”說明太陽輻射能只與農作物密切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杭州不同時期城市規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時期Ⅰ中A區域是杭州的主要重工業之一,請簡要分析說明該工業布局的重要有利條件。
(2)隨著杭州城市的不斷發展,A繼續作為工業區將會出現哪些問題?如要避免?應該發展什么功能區比較合適?
(3)B區域的景觀聞名國內外,指出杭州在該區域發展最緩慢的原因。
(4)D功能區具有什么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地形剖面圖及相關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1】圖中①②③三條曲線分別代表( )
A. 年降水量、7月均溫、1月均溫 B. 年降水量、1月均溫、7月均溫
C. 7月均溫、1月均溫、年降水量 D. 7月均溫、年降水量、1月均溫
【2】【2】有關該區域年降水量最小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其海拔約為1 800米 B. 氣溫年較差約為20℃
C. 七月均溫約超過30℃ D. 一月均溫低于0℃
【3】【3】讀下圖,由于氣壓高低的變化,使杭州四季呈現多變的天氣現象。下列天氣圖依照春夏秋冬季節的排序,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③④①② D. ③②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導致圖中雨雪分界線在甲、乙兩地發生彎曲的主要因素是( )
A. 緯度 B. 大氣環流
C. 地形 D.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2】下列對甲、乙兩地天氣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兩地風向均為偏北風,乙地風力較強 ④甲、乙兩地風向均為偏南風,甲地風力較強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人造衛星,圍繞地球運動的速度與地表的自轉速度相比( )
A.角速度和線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線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線速度不同
D.角速度不同,線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示意某國人口數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長率狀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國( )
A. 環境人口容量小,人口問題突出
B. 人口遷入率高,人口數量增長快
C. 人口以自然增長為主,增速趨緩
D. 經濟發達,人口老齡化十分嚴重
【2】圖乙中反映該國2011年的人口年齡結構的序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