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排入江河,最有可能導致魚類
[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山東省德州市躍華學校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讀我國正在實施的資源跨地區調配示意圖,完成題。
【小題1】箭頭①和③的運輸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運輸 | B.高壓輸電 |
C.水陸聯運 | D.利用地勢的自然落差自行輸送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A.有利于緩解電荒,為工業生產提供足夠的能源 |
B.利用豐富的能源,推動耗能工業擴大生產規模 |
C.改變農村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 |
D.促使地方能源結構氣化,緩解因植被破壞帶來的環境壓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山東省德州市躍華學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正在實施的資源跨地區調配示意圖,完成題。
1.箭頭①和③的運輸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運輸 B.高壓輸電
C.水陸聯運 D.利用地勢的自然落差自行輸送
2.有專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區土壤的次生鹽堿化。有關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區潛水面較低,河水滲漏補給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區土壤中的鹽分有逐漸向地表積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區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區主要地處半濕潤地區,非雨季時段,蒸發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區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3.圖中②工程對我國中西部地區環境的重要意義表現為( )
A.有利于緩解電荒,為工業生產提供足夠的能源
B.利用豐富的能源,推動耗能工業擴大生產規模
C.改變農村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地方能源結構氣化,緩解因植被破壞帶來的環境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某區域圖,回答1~3題。
1.圖中四地年降水量由大到小的排列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2.④地植被沿海岸延伸長2100千米,最寬處達160千米,而最窄處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線延伸的最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大氣環流 D.洋流
3.圖示南部海域最主要的污染源是
A.陸地工業廢水 B.城市生活污水
C.海底石油開采 D.海上石油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