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西南某地將原始生態林改為橡膠林后的水循環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與原始生態林相比,現橡膠林( )
A. 蒸發量減少 B. 下滲量減少
C. 徑流總量增多 D. 氣候更加濕潤
【2】由原始生態林改為橡膠林,可能帶來的影響有( )
A. 涵養水源能力變強 B. 土壤肥力提高
C. 生物多樣性減少 D. 自然災害減少
【答案】
【1】 B
【2】 C
【解析】
考查森林生態功能變化及其影響。
【1】與原始生態相比,人工橡膠林植被覆蓋率減小,會使得雨水下滲量有所減少,B對。由于植被覆蓋率下降,蒸發增強,蒸騰作用減弱,氣候變干,AD錯。地表徑流增加,但徑流總量包括地表徑流與地下徑流,由于氣候變干,蒸發增強,平均徑流總量會減少,C錯。故選B。
【2】人工橡膠林植被覆蓋率減小,涵養水源能力下降,A錯誤;破壞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B錯誤;破壞原始生態環境,使生物多樣性減少,C正確;旱澇災害頻繁,自然災害增多,D錯誤。故選C。
森林的生態作用:
森林資源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自然功能最完善、最強大的資源庫、基因庫和蓄水庫,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改良土壤、減少污染、美化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等多種功能,對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下圖為“某城鎮空間分布圖”。
(1)P用地的功能區最可能是 ,其區位特點是 。
(2)該城鎮規劃建設化工園區,①、②、③、④四處最適合的位置是__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
(3)該城市的空間形態是 ,簡述其布局模式的利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區分布簡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直接表現出來的城市化的主要標志是( )
A. 城市總人口增加B. 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C. 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 城市工業部門更齊全
【2】從1990年到2008年該城市的工業部門大部分由城區遷移到郊區,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用地緊張,地價上漲
②城市交通網不斷完善
③為了緩解城市地區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
④郊區廉價勞動力豐富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個多山的國家,隨著山區經濟發展,對泥石流減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表完成下面小題。
【1】根據表中參數推測,發生泥石流可能性較大的溝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一旦發生泥石流,應先確定災害位置,并盡快獲取受災地區圖像,以便及時評估受災情況。這一過程依次用到的現代技術是①RS ②GPS③GIS
A. ②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某大學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統)的數字評估,完成中國某重要地理分界線(過渡帶)分布圖的繪制。讀“該分界線西段、中段、東段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線最有可能是我國( )
A.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B.人口分界線
C.水田與旱地集中分布區的分界線 D.外流區與內流區分界線
【2】導致該線西、中、東段南北寬度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陸位置的差異 B.海拔高低的差異
C.緯度位置的差異 D.大氣環流的差異
【3】GIS在繪制該線時的作用主要是( )
A.獲取相關地理空間信息 B.確定地理事物空間位置
C.空間數據的分析與應用 D.將相關信息立體化呈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形變速率是指每年地表產生變形變位的速度,下圖為我國南方地區地形等變速率線(毫米/年)圖。
讀圖下列各題。
【1】臺灣省地形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流水侵蝕 B. 海浪沉積 C. 火山噴發 D. 板塊運動
【2】珠江流域地形變化帶來的影響,最可能是
A. 流域內河流落差增大 B. 上游喀斯特地貌逐漸消失
C. 下游流水沉積作用減弱 D. 入海口處地形無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和開發開放形成“三大四小”格局。“三大”是指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四小”是指北部灣、海峽西岸、江蘇沿海和遼寧沿海。“三大”在改革開放后率先發展,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四小”經濟發展程度和“三大”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新的發動機。
(1)試分析說明海峽西岸經濟區大力發展外向型農副產品深加工的區位優勢。
(2)試分析環渤海經濟圈工業化進程的地理優勢以及產業結構調整。
(3)從能源和勞動力要素分析長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中下游與青海、西藏地區土地生產潛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下列各題。
【1】青海、西藏環境承載力遠遠低于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地勢高,氣候寒冷
②生態環境脆弱
③自然資源豐富
④土地生產潛力小
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2】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措施是 ( )
①加強進藏交通建設,加強與外界的聯系
②開發資源,發展科技,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③加強環境保護
④限制外地人口進藏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山東某城市中心道路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如果在圖示區域增加一個汽車站,其最佳區位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從用地功能看,圖中陰影區域最適宜發展
A. 工業用地 B. 商業用地 C. 政府機關用地 D. 居住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