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廣東湛江硇洲島上的巖石,大多表面帶有氣孔,礦物晶體顆粒較小。該島形成歷史過程中,以下地質作用表現不明顯的是
A. 火山噴發B. 高溫變質C. 海浪侵蝕D. 流水堆積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山垂直自然帶分布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甲山地位于
A. 北半球暖溫帶 B. 北半球亞熱帶
C. 南半球亞熱帶 D. 南半球暖溫帶
【2】關于甲、乙兩山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甲、乙兩山地區做水平運動的物體都向右偏轉
B. 甲山雪線比乙山雪線海拔低
C. 乙山比甲山自然帶復雜
D. 相對高度相同時甲山自然帶比乙山復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循環是水體通過各個環節形成連續運動的過程,下列對各環節敘述正確的是( )
A. 水汽輸送的動力是季風
B. 降水都發生在夏季
C. 地表徑流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
D. 目前人類只能影響下滲環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M、N兩地位于同一經線上,相距600千米,N地年太陽輻射總量少于M地。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一年當中,當N地降水明顯多于M地時( )
A. M 地溫和多雨 B. N 地受西北風影響
C. N 地受副高控制 D. M 地白晝比N 地長
【2】關于圖示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中山脈的形成與太平洋板塊有關
B. 圖中陸地上等溫線發生彎曲,主要是受地形影響
C. 圖中M、N 附近自然帶相同
D. 圖中河流徑流季節變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深圳市統計局2014年8月4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深圳市上半年經濟數據的統計快報。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生產總值(GDP)為6 460.7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0%。三大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2010年底深圳市三大產業結構圖(%) 2011年底深圳市三大產業結構圖(%)
【1】結合上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深圳市已由以第三產業為主轉化為以第二產業為主
B. 在2011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產業產值最多
C. 與2010年相比,2011年深圳市第一產業產值不變,第二產業產值下降
D. 深圳市產業結構已經達到最優化狀態,不需要進行產業升級
【2】目前,深圳市的發展面臨“土地、空間難以為繼;能源、水資源難以為繼;實現萬億GDP需要更多勞動力投入,而城市已經不堪人口重負,難以為繼;環境承載力難以為繼”的憂慮。對此,你認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限制外來人口進入,控制人口規模
B. 實行區域經濟合作,進行水資源、能源的跨區域調配
C.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創新,努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一產業
D. 嚴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價格,以解決土地可利用空間不足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甲、乙、丙三地的經緯網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甲、乙、丙三地產生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 ②土質疏松 ③開礦 ④植被被破壞 ⑤土壤垂直節理發育 ⑥地殼活動劇烈
A. ①④ B. ①②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2】改良甲、乙、丙三地土地應采取的措施是
A. 在甲地土壤中摻入沙子 B. 在乙地種植耐酸植物
C. 在乙地大面積退耕還草 D. 在丙地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3】乙、丙兩地主要的糧食作物分別是
A. 冬小麥 水稻 B. 水稻 小麥
C. 春小麥 水稻 D. 谷子 水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資源一直被認為是經濟增長極其重要的一個因素。但縱觀世界范圍,既有依靠豐裕自然資源走向發達的“資源福音”現象,也有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卻表現經濟跡象糟糕的“資源詛咒”現象。下圖為我國8個典型煤炭資源型省區人均GDP增長率和年均煤炭產量等信息。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8省區中,內蒙古人均CDP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畜牧業發達,奶制品產貝大
B. 環境承載力大,資源較豐富
C. 工業基礎雄厚,制造業發達
D. 煤炭產量較大,人口總量小
【2】與山西省相比,內蒙古
A. 煤炭資源更豐裕 B. 煤炭工業較為落后
C. 煤炭產業鏈延伸力度較大 D. 能源消費市場差別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2月27日,臺灣東部海域發生里氏5.2級地震。讀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數字表示地球內部圈層)。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震主要發生在④圈層 B. 火山噴發出現在③圈層
C. ①圈層表示巖石圈 D. ②圈層表示地幔
【2】造成臺灣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陽活動 B. 人類活動
C. 火山噴發 D. 地殼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寧夏以縣級為單位的“十二五”時期生態移民工程格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生態移民主要由南向北遷移,是因為寧夏( )
A. 北部地區草場資源更廣
B. 北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
C. 南部地區年降水量小
D. 南部地區生態環境脆弱
【2】南部山區少數民族的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離原居住地不遠的城鎮,這主要考慮到( )
①自然環境的適應性 ②遷入遷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風俗習慣的相似性 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產方式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