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1976 年,河南省柘城縣從國外引進三櫻椒種 植、加工技術,此后其三櫻椒種植 面積、加工能力逐年增加。1999 年柘城縣被命名為“中國三櫻椒之鄉”。現在,柘城縣 無公害三櫻椒標準化種植已形成“公司+標準+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產品暢銷國內 外。下圖為河南省柘城縣地理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三櫻椒生長期為 120~135 天,喜歡涼爽氣候,不耐嚴寒霜凍,喜土壤肥沃。
柘城縣三櫻椒種植分布如下圖所示。
(1)分析柘城縣種植三櫻椒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
(2)借鑒柘城縣三櫻椒種植業的成功經驗,提出加快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建議。
【答案】(1)技術先進、交通便利、市場廣闊
(2)因地制宜,發揮地區優勢;發揮特色優勢作物,形成區域化生產;發展有機、綠色 種植;農業生產過程中專業化,提升產品質量和產量;加大農產品加工力度,提升農產品 附加值;發展“公司+標準+基地+農戶”生產模式,形成農工商一體化,促進農業社會化 過程。
【解析】試題分析:
(1)仔細讀圖,注意圖中河流的支流與干流(或者小支流與大支流)的關系,從而推測地勢的高低。由材料二圖中河流西北地區支流多,自西北向東南流動,注入干流(或者大支流),可知該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材料一圖可知河南省柘城縣位于華北平原,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流眾多,而且圖中該地三櫻椒分布廣泛。
(2)注意題目要求是“有利的社會經濟條件”,認真閱讀材料;由圖可知河南省柘城縣距隴海線較近,而且有高速公路通過,交通便利;由材料一可知產品暢銷國內外,所以市場廣闊;從國外引進三櫻椒種植、加工技術,所以技術先進。
(3)仔細閱讀材料,認真分析柘城縣三櫻椒種植業的成功經驗,提出合理建議。由材料中柘城縣“無公害”三櫻椒“標準化種植”已形成“公司+標準+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可以發現加快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應當發展綠色、有機種植;農業生產過程要實現專業化生產,提升產品質量和產量;要發展“公司+標準+基地+農戶”生產模式,形成農工商一體化,促進農業社會化進程;由材料中柘城縣三櫻椒種植面積、“加工能力”逐年增加,可見發展現代化農業,應該加大農產品加工力度,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的飲食文化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演變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應的飲食習慣。一個地方飲食的建立與許多因素都有關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環境。結合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該地區農業生產與飲食習慣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 甲區更適合發展水稻種植
B. 乙區域更適合發展蘋果等林業生產
C. 該地區人們離不開牛羊奶酪和肉食
D. 該地區飲食為“飯稻羹魚”“山珍海味”
【2】下列飲食習慣與地理環境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①山西人愛吃醋與該地區水土流失,土壤中鈣較少有關
②重慶人喜辣的食俗多與該區域冬季氣候較同緯度氣溫更低、濕度更大有關
③北方喜愛咸是因為冬季寒冷干燥,新鮮蔬菜少,形成了腌制蔬菜的習俗
④南方人喜愛甜食與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有關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北地區土地資源數量上的優勢是( )
①耕地總面積、人均面積、每一農業勞動力擔負耕地面積都較多 ②宜農荒地全國最多,擴大耕地面積的潛力較大 ③主要為黑土、黑鈣土,土壤肥沃 ④耕地平坦、集中連片,適于大規模機械化作業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兩區域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地附近的氣候狀況是
A. 甲地受信風、山脈的影響,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B. 甲地深受洋流、山脈的影響,氣候帶成南北狹長分布
C. 乙地主要受海陸熱力性質的影響,夏季降水豐沛
D. 乙地受東北信風、山脈的影響,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2】甲、乙兩地沿海海域的洋流流向大致相同時,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A. 巴西高原草原豐茂 B. 尼羅河正值汛期
C. 墨西哥灣沿岸臺風活動頻繁 D. 開普敦溫和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3月8日馬航MH370失聯,據專家估算最后消失區域為圖中甲地區,最近在乙地區發現疑似殘骸碎片,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
A. 碎片上可能有較冷海區的海洋生物
B. 碎片上攜帶的海洋生物與乙區域相同
C. 碎片所在乙區域海水由南向北流動
D. 碎片乙海區海水有上升流
【2】
A. 由甲從30°S以北海區到乙,東北風
B. 由甲從30°S以北海區到乙,東南風
C. 由甲從30°S以南海區到乙,東南風
D. 由甲從30°S以南海區到乙,東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工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生產與銷售情況。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階段Ⅰ,該地區企業生產特點有
①專業分工程度低 ②總體生產能力強 ③各企業分工協作 ④企業之間聯系少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與階段Ⅰ相比,階段Ⅱ的企業發展優勢是
①環境污染減輕 ②資源利用率提高 ③規模效益增強
④內部交易成本降低 ⑤原料渠道拓寬 ⑥市場競爭力增強
A. ①②⑥ B. ③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們要特別重視河流上、中游地區植被的恢復、保護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為( )
A.某一要素的變化,不僅影響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還會對其他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B.水土流失給河流上、中游帶來的危害最大
C.河流上、中游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上、中游地區容易發生土壤鹽堿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