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甲、乙兩國某年的人口統計數據。完成下列各題。
【1】甲國死亡率近年來有些回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老齡化嚴重 B. 工廠開工不足
C. 環境污染加劇 D. 自然災害頻發
【2】甲、乙兩國人口增長差異,歸根結底取決于
A. 自然環境條件 B. 初等教育入學率
C. 社會歷史長短 D. 生產力發展水平
【答案】
【1】A
【2】D
【解析】
【1】讀圖分析可知,甲國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人口增長模式,屬于現代型,由于老齡化現象嚴重,老齡人口的比重較大,因此死亡率近年來有些回升,A正確。
【2】讀圖分析可知,甲國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人口增長模式,屬于現代型,主要為發達國家;乙國家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原始人口增長模式,主要在少數的發展中國家。主要原因是發達國家出生率下降,不是經過社會或政府有計劃的干預,而是由于生產力的提高,引起一系列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從而導致人們生育觀念的變化,并最終導致生育行為變化的結果,人們越來越注重追求物質文化生活和自身發展;發展中國家由于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商品經濟還很不發達,多子多福仍是人們普遍的生育觀念,導致人口自然增長率高、人口增長較快。人口增長的快慢,歸根結底取決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這是因為,由生產力發展引起的自然、社會和經濟的變化,決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故答案選D項。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地處小興安嶺山地向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主要地質遺跡有:14座孤峰狀火山、11座盾形火山和8座巖渣錐火山,其中的火山熔巖被稱為“石龍巖”。完成下列各題。
【1】【1】按照成因,與“石龍巖”同一類型的巖石是( )
A. 石灰巖 B. 片麻巖 C. 安山巖 D. 花崗巖
【2】【2】形成該“石龍巖”的地質作用是( )
A. 重熔再生 B. 冷卻凝固 C. 變質作用 D. 侵蝕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2月23日,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離地球40光年的一顆恒星(TRAPPIST-1)周圍發現了7顆與地球大小相當的類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帶內。下圖為“TRAPPKT-1系統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與“TRAPPIST-1系統”級別相同的天體系統是
A. 地月系 B. 太陽系 C. 銀河系 D. 總星系
【2】推測位于“宜居帶”內的行星“宜居”,最可能是因為
A. 與TRAPPIST-1距離適中 B. 天體表面平坦
C. 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氣 D. 有肥沃的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甲中,冷氣團為字母___________;從圖中可以看出,冷鋒降水集中在________(鋒前、鋒后)。
(2)圖乙中,低壓中心是________;高壓中心是________(填寫數字符號),若此時空氣中水汽充足,①②⑨三地有明顯降水的是________;
(3)圖中②地吹________風,②與④相比,風力較大的是________,原因________。
(4)預報圖中⑤地的天氣變化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位于吉林省長白山的望天鵝景區是一處天然火山“博物館”,塑造了獨特的地貌景觀。右圖為當地巖石
柱狀節理形成的“雕塑群”,完成下列各題。
【1】形成玄武巖的物質主要來自
A. 硅鋁層 B. 硅鎂層 C. 巖石圈 D. 上地幔
【2】按巖石成因來分,構成“雕塑群”的巖石類型主要是
A. 侵入巖 B. 變質巖 C. 沉積巖 D. 噴出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高效益綜合發展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工業以資源型工業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為主體
B. 區域內部的經濟差異比較大
C. 整個區域處于不平衡的加速發展狀態
D.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逐步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亞海陸熱力差指數是指東亞季風區的陸表溫度與副熱帶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溫度之差,強指數年夏季風偏強,弱指數年反之。左圖為東亞1960-1999年陸表和海表溫度的距平變化,右圖為東亞1960-1999年夏季海陸熱力差指數,完成下列各題。
【1】1960-1999年間,東亞地區
A.季風環流越來越顯著
B.陸表溫度年際變化總體比海表溫度大
C.1999年陸表溫度比海表溫度高
D.1985年以來陸表與海表溫度持續上升
【2】根據圖示信息推斷,1966年和1980年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旱澇情況是
A.1966年北旱南澇、1980年北澇南旱
B.兩個年份南北皆澇
C.1966年北澇南旱、1980年北旱南澇
D.兩個年份南北皆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我國部分地區1951~1988年旱災頻次等值線圖(單位:次)”,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等值線M的值可能為 ( )
A. 20、30 B. 20、25
C. 25、30 D. 30、35
【2】我國旱災多發區主要分布在 ( )
A. 年降水總量少的地區 B. 河流徑流量小的地區
C. 年平均氣溫高的地區 D. 降水變率大的地區
【3】圖中①地的旱災多發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 ( )
A. 河流徑流量小 B. 受高氣壓控制
C. 地下水位下降 D. 工業用水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洋死亡帶”是一個嚴重缺氧,魚蟹等水生動物無法存活的海域。研究發現,墨西哥灣北部“海洋死亡帶”的范圍具有明顯季節變化。下圖示意墨西哥灣“海洋死亡帶”的位置與范圍。
分析墨西哥灣北部“海洋死亡帶”夏季范圍最大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