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某地等高線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關于圖中的地形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A處是山谷 B. B處是山頂 C. CD處是山脊 D. EF處是山谷
【2】圖中兩山峰的溫差為( )
A. 1.2℃ B. 1.2℃~2.4℃ C. 2.4℃~4.8℃ D. 0℃~2.4℃
【3】圖中有一處適合戶外攀巖運動,運動員從崖底攀至陡崖最高處,高差可能有( )
A. 101米 B. 198米 C. 398米 D. 601米
【答案】
【1】A
【2】D
【3】C
【解析】試題分析:
【1】A點在兩座山峰之間,等高線稀疏,地形平坦,為鞍部;DC等高線向低海拔凸,為山脊(分水嶺);EF等高線向高海拔凸,為山谷(集水線);G處等高線重合,為陡崖;B地等高線四周向中間遞增,且等高線為閉合,為山峰。故選A。
【2】圖中判斷,等高距為200米,故B山峰海拔在1000—1200米之間,另一山峰在1200—1400米,兩者之間的高差為0—400米,而每升高海拔100米,溫度下降0.6℃,所以兩者之間的溫差在0℃——2.4℃。故選D。
【3】陡崖崖頂和崖低的高差為:(n-1)×d≤陡崖的最大海拔<(n+1)×d,其中n代表相交等高線條數,d代表等高距,圖示等高距為200米,所以經計算在200—600米之間。故選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百度遷徙”是我國首個運用大數據播報春節國內人口遷徙實況的網站,通過網站可以實時了解全國春運的最新動態,包括春運最熱的線路:10條最熱線路:北京成都 北京→濟南 北京→德州 北京→葫蘆島 北京→滁州 天津→德州 上海→滁州 上海→合肥 上海→宜城)、最熱門的遷出城市。數據反映了全國區域型的交通、經濟、就業等諸多因素。讀圖,(注解:春運遷徙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四個城市構成的菱形區域內)2014年1月26日百度數據顯示,成都至北京的人口遷徙數量超過北京至成都的,試推斷其原因( )
A.北京人在四川就業的人數超過了四川人在北京就業的人數
B.四川人在北京就業的人數超過了北京人在四川的就業人數
C.北京是全國性交通樞紐之一,在此中轉的列車多
D.由于生活條件改善,四川到北京過春節的人數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南方某大城市平面略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早期該城市城區的有利條件是、。該城市空間形態的變化明顯受因素的影響。
(2)從圖中可以看出,城市化的表現為;吸引大批鄉村勞動力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長的原因是 。
(3)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擬在圖示地區建大型服裝批發市場、大型超級市場、蔬菜基地。請分析其選址的條件。
①擬建大型服裝批發市場的有利條件:。
②擬建大型超級市場的有利條件:。
③擬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巖石圈是指( )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層巖石外殼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巖石組成的固體外殼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勻的一層巖石
D.地殼和上地慢頂部,由巖石組成的圈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氣溫垂直遞減率是指氣溫隨海拔高度增加的變化程度,空氣濕度增加和植被覆蓋率升高會使氣溫垂直遞減率降低。下圖中甲為秦嶺太白山地形圖,乙為該山南、北坡氣溫垂直遞減率年變化圖(數據來源于各氣象站點)。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1】若A氣象站7月均溫為20.5℃,B氣象站7月均溫可能為
A. 24℃ B. 26℃ C. 28℃ D. 30℃
【2】【2】與北坡相比,南坡
A. 夏季氣溫較高 B. 大氣濕度較小
C. 冬季降水較少 D. 植被覆蓋率較低
【3】【3】太白山北麓傳統民居多呈坡屋頂及南北窄東西長的內庭院設計風格,主要原因是
A. 夏季干熱時間長,利于遮蔭 B. 增強夏季風,加快散熱
C. 冬季氣候較干燥,改善濕度 D. 冬季降雨多,利于排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輪胎性能測試需在不同路面上進行。芬蘭伊瓦洛(位置見圖)吸引了多家輪胎企業在此建設輪胎測試場,最佳測試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推測該地輪胎測試場供輪胎測試的路面是( )
A. 冰雪路面 B. 濕滑路面 C. 松軟路面 D. 干燥路面
【2】【2】在最佳測試期內,該地輪胎測試場( )
A. 每天太陽從東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間進行測試
C. 經常遭受東方寒潮侵襲 D. 白晝時長最大差值小于12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緯度地域分異規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帶沿緯線方向有規律地更替
B.自然帶沿緯度方向有規律地更替
C.自然帶沿緯線方向大體延伸
D.自然帶沿經線方向大體延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板塊構造學說是有關全球地殼運動的理論學說。按照此學說,太平洋西部邊緣深海溝的形成是由于
A.兩個大洋板塊碰撞形成B.兩個大陸板塊碰撞形成
C.兩個板塊張裂形成D.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