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東盟十國與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20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正式啟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談判。有輿論認為,這是本地區經濟整合的一個重大舉措。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RCEP區域內國家之間有很強的互補性,同時對區域外也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澳大利亞為區域內提供生產所需原材料、新加坡提供區內航運物流、金融服務
B.東盟為區域內提供生產所需大量廉價勞動力,中國、印度作為高新技術輸出基地
C.區域外向西可以銜接和延伸至歐盟、非洲,為歐盟提供規模巨大的產品消費市場,為非洲提供規模巨大的原材料消費市場
D.區域外向西北可以銜接和延伸至中亞、中東,為中亞中東提供規模巨大的能源(油氣)消費市場
2.在談判中最可能被日韓列入“敏感產品”清單,屬于延遲或免于減稅的進口產品是
A. 稻米 B. 熱帶水果 C. 蔬菜 D. 淡水魚
1.B
2.A
【解析】
試題分析:
1.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礦產資源至少有70余種。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為區域內提供生產所需原材料;新加坡是一個因港而興的國家,經過長期的苦心經營,已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國際航運中心;區域內經濟發達,為歐盟提供規模巨大的產品消費市場,為非洲提供規模巨大的原材料消費市場,區域外向西北可以銜接和延伸至中亞、中東,而中亞、中東油氣資源豐富,為中亞中東提供規模巨大的能源(油氣)消費市場;中國、印度主要提供廉價勞動力。
2.同世界水稻總產量相比,日韓水稻總產量很少,僅占世界總產量的4%,但是日韓非常重視國內稻米的生產,推行稻米國內自給政策,自給率高達95%以上。所以在談判中最可能被日韓列入“敏感產品”清單的是稻米。
考點:本題考查區域間的合作。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山東省東營部分重點高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新華社快訊:據美國地質勘查局信息網消息,美國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島安德烈亞諾夫群島附近海域(51.6ºN,178.2ºW)北京時間2012年9月27日7時39分發生6.9級地震。
【小題1】地震發生時當地的時間是( )
A.9月26日11時39分 |
B.9月27日11時39分 |
C.9月25日18時39分 |
D.9月26日18時39分 |
A.北極圈內極晝范圍的變化:大→小→大 |
B.北京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大→小→大 |
C.北半球夜長的變化:短→長→短 |
D.地球公轉速度:快→慢→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山東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新華社快訊:據美國地質勘查局信息網消息,美國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島安德烈亞諾夫群島附近海域(51.6ºN,178.2ºW)北京時間2012年9月27日7時39分發生6.9級地震。
1.地震發生時當地的時間是( )
A.9月26日11時39分
B.9月27日11時39分
C.9月25日18時39分
D.9月26日18時39分
2.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A.北極圈內極晝范圍的變化:大→小→大
B.北京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大→小→大
C.北半球夜長的變化:短→長→短
D.地球公轉速度:快→慢→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南極冰蓋最高點示意圖(新華社圖片)
材料二 據新華社北京2005年1月18日電人類首次上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北京時間18日3時16分,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詳細勘測和對比,在挺進南極內陸冰蓋l 200多公里后,中國南極內陸冰蓋昆侖科考隊確認找到了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南緯80度22分00秒,東經77度21分11秒,海拔4 093米?茖W家介紹,冰穹A作為南極冰蓋冰芯鉆探僅存在的最后一個理想地點和世界上冰雪現代氣候環境觀測、大氣與氣象觀測等獨一無二的“科學觀測站”,在科學上的意義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學觀測站所無法代替的。冰穹A地區直接接受來自地球平流層大氣的沉積,這里的冰蓋是原始堆積形成的,儲存著全球的氣候和大氣環境信息。冰穹A地區也是南極冷源的中心區,可望獲得近期地球表面的最低氣溫。
(1)科考隊2004年12月22日從中山站啟程,到抵達南極冰蓋之巔這一期間(多選題)
A.太陽直射點一直在南半球
B.南極圈以南地區一直都處于極晝
C.上海一直是晝長小于夜長
D.南極大陸一直被極地高壓控制,盛行東南風
(2)科考隊沿途可能遇到的危險有(多選題)
A.暴風雪迎面撲來,看不清路
B.積雪覆蓋的冰裂隙隨時有可能吞沒隊員
C.嚴寒和高原反應使隊員身體不適
D.隨時會遭遇熊的襲擊
(3)南極冰蓋最高點在中山站(69°22′24″S,76°2′40″E)的 方向。
(4)科學工作者生活在南極洲,必然需要能源。從其他大洲帶入運輸費用較高,如果就地解決能源問題,最適宜開發利用的能源是 。
(5)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南極洲的經濟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南極冰蓋最高點示意圖(新華社圖片)
材料二 據新華社北京2005年1月18日電 人類首次“登”上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北京時間18日3時16分,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詳細勘測和對比,在挺進南極內陸冰蓋l 200多公里后,中國南極內陸冰蓋昆侖科考隊確認找到了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南緯80度22分00秒,東經77度21分11秒,海拔4 093米。科學家介紹,冰穹A作為南極冰蓋冰芯鉆探僅存在的最后一個理想地點和世界上冰雪現代氣候環境觀測、大氣與氣象觀測等獨一無二的“科學觀測站”,在科學上的意義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學觀測站所無法代替的。冰穹A地區直接接受來自地球平流層大氣的沉積,這里的冰蓋是原始堆積形成的,儲存著全球的氣候和大氣環境信息。冰穹A地區也是南極冷源的中心區,可望獲得近期地球表面的最低氣溫。
(1)科考隊2004年12月22日從中山站啟程,到抵達南極冰蓋之巔這一期間(多選)
A.太陽直射點一直在南半球 B.南極圈以南地區一直都處于極晝
C.上海一直是晝長小于夜長 D.南極大陸一直被極地高壓控制,盛行東南風
(2)科考隊沿途可能遇到的危險有(多選)
A.暴風雪迎面撲來,看不清路 B.積雪覆蓋的冰裂隙隨時有可能吞沒隊員
C.嚴寒和高原反應使隊員身體不適 D.隨時會遭遇熊的襲擊
(3)南極冰蓋最高點在中山站(69°22′24″S,76°2′40″E)的 方向。
(4)科學工作者生活在南極洲,必然需要能源。從其他大洲帶入運輸費用較高,如果就地解決能源問題,最適宜開發利用的能源是 。
(5)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南極洲的經濟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