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關旅游日程的安排,敘述正確的是
A. 行程盡可能有張有弛,動靜結合
B. 行程可以隨意安排,松緊無所謂
C. 行程盡可能安排得輕松,以避免疲勞
D. 行程盡可能安排得緊湊,以參觀更多景點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內陸國經濟落后,以農牧業為主,下圖為該國城市及河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國主要的自然帶是
A. 熱帶雨林帶 B. 熱帶荒漠帶
C. 熱帶草原帶 D.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2】該國主要的運輸方式是
A. 鐵路運輸 B. 公路運輸 C. 河運運輸 D. 航空運輸
【3】影響該國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河流 B. 氣候 C. 旅游資源 D.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樹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劑(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將樹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綠化植物養護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目的是確保綠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綠化部門對城區主要道路、景區、游園等地的樹木進行了統一涂白,行道樹樹干刷白高度統一控制在離地面1.5米處,視覺上達到整齊劃一、美觀大方的效果(如圖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綠化部門對城區行道樹涂白的目的是
①殺菌、防止病菌感染 ②殺蟲、防蟲,減少下一年病蟲害的發生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④防凍害、避免早春霜害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2】【2】關于樹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有效減少地面長波輻射,防止地面熱量大量流失
B. 使得樹干白天和夜間的溫差不大,減少樹皮開裂
C. 使得樹木萌芽和開花提前,以躲過早春低溫凍害
D. 增加樹木對陽光的吸收率,減少凍害發生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三大自然區(Ⅰ、Ⅱ、Ⅲ)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地理界線P南北兩側種植業不同,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條件不同 B. 水熱條件不同
C. 土壤條件不同 D. 光照條件不同
【2】圖示Ⅰ、Ⅱ、Ⅲ三大自然區劃分的依據是( )
A. 土壤與植被 B. 水文與植被
C. 地形與氣候 D. 地形與水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A區域位于沿海,海陸交通便利;B區域位于內陸山區,有兩條省道通過,擁有豐富的煤鐵資源。下表是兩區域部分統計數據,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兩區域發展經濟的相對優勢是:
A區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區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區域和B區域合作發展,產生下列要素的流動。從A區域流向B區域的主要是
(填選項代碼)________,從B區域流向A區域的主要是(填選項代碼)________。
①資金 ②勞動力 ③技術、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勞動密集型產業
(3)分析技術和資金的流動對流入區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
(1)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地球繞日公轉的方向和自轉方向.
(2)寫出A,B,C,D四點的節氣.
A B C D
(3)用圖中的字母填空:
①北半球晝大于夜的時段是從 到 .
②北半球夜長于晝,晝長又逐日增加的時段是從到 .
③北回歸線以北正午太陽高度逐日增大的時段是從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空間擴大的原因是( )
A. 由于技術的發展,發現越來越多以前從未知曉的旅游地點
B. 現代高速交通工具的出現,使世界各地的距離日益“縮短”
C. 人們求知、探秘和獵奇欲望的減弱
D. 舊的旅游資源日益萎縮,新的旅游資源不斷被發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尼系數反映某種產業的地理集中程度。如果產業在各地區平均分布,基尼系數為0;如果產業集中在一個地區,基尼系數為1。讀我國1980~2007年四種工業基尼系數變化示意圖(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1980~2007年間,明顯趨于分散的工業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根據基尼系數變化曲線,②工業有可能是
A. 石油加工業 B. 鋼鐵工業 C. 化學原料制品業 D.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3】③、④分布的變化總體上會
A. 增加運輸費用 B. 提高生產效率 C. 增加能源消耗 D. 提高生產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山脈都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對圖中山脈的判斷正確的是( )
A. ①是六盤山 B. ③是昆侖山 C. ④是南嶺 D. ⑥是長白山
【2】山脈分界線,正確的是( )
A. ②山脈是年降水量200 mm分界線、內蒙古高原與黃土高原分界線的一部分
B. ③山脈是內流區與外流區、高原氣候區與熱帶季風氣候區分界線的一部分
C. ⑤山脈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小麥與水稻種植區分界線的一部分
D. ⑥山脈是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種植業區與畜牧業區分界線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