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日某地區海平面氣壓形勢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丙、丁四地中,此時最可能出現沙塵暴的是 。
(2)說出該日甲地氣溫日變化特點,并分析其原因。
(3)每年冬季,常出現于丙地的昆明準靜止鋒并非“靜止”,它有夜晚向南推進、白天向北移動的活動規律。試從大氣受熱狀況角度分析其成因。
【答案】(1)乙地
(2)氣溫日較差大(或晝夜溫差大)。由于受高壓的控制,天氣晴朗,白天氣溫高,夜晚氣溫迅速下降。
(3)白天太陽輻射強,大氣增溫快,暖氣團勢力增強,鋒面向偏北一側的冷氣團移動;夜晚沒有太陽輻射,地面輻射降溫有利于冷氣團勢力增強,冷氣團將鋒面向偏南一側推進。
【解析】
(1) 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等壓線密集,風力強,植被覆蓋率低,此時最可能出現沙塵暴的是乙地。甲地等壓線稀疏,風力小。丙、丁植被覆蓋率較高,出現沙塵暴的可能小。
(2) 該日甲地受高壓中心影響,天氣晴朗,白天氣溫高,夜晚氣溫迅速下降。氣溫日變化特點是氣溫日較差大,或晝夜溫差大。
(3) 每年冬季,常出現于丙地的昆明準靜止鋒并非“靜止”,它有夜晚向南推進、白天向北移動的活動規律。從大氣受熱狀況分析,白天太陽輻射強,大氣增溫快,暖氣團勢力增強,冷氣團勢力減弱,鋒面向偏北一側的冷氣團移動。夜晚沒有太陽輻射,地面輻射降溫,冷氣團勢力增強,暖氣團勢力弱,冷氣團將鋒面向偏南一側推進。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變化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有關該區域產業結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由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發展變化
B. 由資源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轉變
C. 對環境的影響經歷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輕度污染的過程
D. 這種變化是發達國家向外轉移產業的結果
【2】下列關于產業結構變化對區域發展帶來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 較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產業,加大了區域間的經濟差異
B. 資源密集型產業的移入,可能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C. 產業移出地區會出現嚴重的失業問題
D. 產業的升級有利于解決本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就業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巴西熱帶雨林是世界上生態系統保持最好的地區之一,但是由于過度采伐,“地球之肺”——熱帶雨林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2010年11月3日,美國銀行承諾將投放100萬美元,用于支持大自然保護協會在巴西和印度尼西亞進行的創新模式森林保護工作。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亞馬孫地區熱帶雨林分布面積廣闊的原因是
①地勢西高東低,有利于大西洋暖濕氣流的深入 ②受南赤道暖流的影響 ③受秘魯寒流 的影響④平原面積廣闊,氣候濕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亞馬孫雨林被破壞的根本原因是
A. 開辟大型農牧場 B. 過度的遷移農業和商業性伐木
C. 采礦、修路和城鎮建設 D. 人口增長和貧困導致的發展需求
【3】下列雨林開發方式中,屬于保護性開發的有
①發展雨林觀光旅游業 ②發展雨林生態農業③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 ④保護 本國資源與采伐亞馬孫雨林相結合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我國西氣東輸一線主干管線工程示意圖。
材料二 隨著西氣東輸二線全線建成投產,大量源自中亞的天然氣將陸續輸入國內各省區市,“西氣東輸”的年輸氣能力將增加百億立方米,相當于原先的近一半。
【1】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氣東輸”工程主干管線走向所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類型 B. 城市分布 C. 河流狀況 D. 人口
【2】“西氣東輸”工程的建設有助于解決
①資源浪費嚴重 ②能源消費結構的改善
③自然資源的分布與生產力布局不協調 ④加強環境資源的管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人類一直都在設法尋找地外生命,美國發射的“勇氣號”和“機遇號”探測器相繼登陸火星,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水的痕跡。
材料二 金星、地球和火星的主要數據。
(1)按天體的基本類型劃分,金星、地球和火星都屬于行星;三者所在的最低一級天體系統是________。
(2)美國科幻電影《2012》放映后,引起了科學家對于人類移居太空的探索熱潮。根據上表數據以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分析比較移居金星和火星的利弊條件,并完成下表。
有利條件 | 不利條件 | ||
金星 | 質量、體積與地球接近 | 共性: 缺乏②________ | 溫度高 |
火星 | ①____與地球接近;平均溫度與地球差別不大 | ③_____小 ④__ __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早第三紀,中國副熱帶地區氣候干旱,形成沿緯線方向分布的紅色碎屑巖系。由于印度洋板塊向北部的推移與擠壓,青藏高原隆起,改變了區域大氣環流格局。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西北地區在早第三紀所處的溫度帶和緯度分別是( )
A. 熱帶,5°N~15°N B. 亞熱帶,25°N~35°N
C. 溫帶,35°N~45°N D. 寒帶,35°N~55°N
【2】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區域的氣候變化正確的是( )
A. 柴達木盆地變冷、變濕 B. 四川盆地變暖、變干
C. 青藏高原以東地區變冷、變濕 D. 塔里木盆地變冷、變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地球表面自轉線速度等值線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區域大部分位于 ( )
A. 北半球中緯度 B. 北半球低緯度
C. 南半球中緯度 D. 南半球低緯度
【2】圖中a、b兩點緯度相同,但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明顯不同,原因是
A. a點地勢高,自轉線速度大
B. b點地勢低,自轉線速度大
C. a點地勢低,自轉線速度大
D. b點地勢高,自轉線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對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時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持續觀測與記錄,繪成下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a~b期間,該地的晝夜長短及其變化趨勢是
A. 晝長夜短,且晝漸長夜漸短
B. 晝長夜短,且晝漸短夜漸長
C. 晝短夜長,且晝漸長夜漸短
D. 晝短夜長,且晝漸短夜漸長
【2】該地一年中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約為
A. 1小時40分鐘 B. 2小時20分鐘
C. 3小時20分鐘 D. 4小時40分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讀“某國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比較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有關該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特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工業化與城市化呈同步增長趨勢
②城市化進程與工業化水平不相適應
③屬于發達國家
④第三階段該國經濟增長主要來自第三產業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第三階段該國發展的主要工業部門是
A. 能源主導型產業 B. 勞動力主導型產業
C. 技術主導型產業 D. 原料主導型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