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對圖中所示地區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處西風帶,氣候溫和濕潤,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B. 自然帶類型為溫帶荒漠帶,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C. 全部為干旱區,自然帶體現了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D. 河流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徑流年際變化大
【2】圖中A地區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3】該地區是我國重要的長絨棉生產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條件是( )
A. 光照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讀
【答案】
【1】B
【2】D
【3】A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地理。
【1】先根據圖形中地域界限和河湖特征,確認A是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理緯度是中緯度,但并不是四季都受西風影響,氣候干燥程度大,少水流水能;地處內陸荒漠發育,自然降水不足,河流稀少,高山積雪冰川融水可以補給河流,使得河流徑流變化大;不全是干旱區,天山及南北坡有少量半干旱地區,而且大陸內部的緯向地域分異規律不明顯。選項B正確。
【2】這里南方印度洋水汽受世界最高高原阻隔,東部太平洋水汽受多個山地和上升地勢影響也難以到達。為數不多的水汽來自大西洋和北冰洋,從新疆的西部和北部的山口進入。選項D正確。
【3】新疆是我國優質長絨棉產區,其主要的自然條件是光照。A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乘客乘航班從悉尼起飛,約9小時后抵達廣州。下圖為“航班起飛時的全球晝夜狀況圖”。讀圖回答下列各小題。
【1】乘客抵達廣州時的北京時間大約是
A.12點
B.15點
C.18點
D.21點
【2】該日悉尼和廣州
A.日出同為東南方向
B.正午樹影朝向相同
C.正午太陽高度相同
D.晝夜長短狀況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符合圖中所示人口流動趨勢的國家和地區是( )
A.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
B.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
C.20世紀90年代的歐洲
D.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
(2)圖中城市等級劃分的依據是( )
A.城市用地規模
B.城市人口比重
C.城市人口規模
D.城市經濟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1)歸納澳大利亞東岸污染擴散的特點 ▲,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2)圖中甲處盛行風向主要出現在該地區的 ▲(冬季/夏季),分析該盛行風的成因。
(3)乙丙兩區的農業地域類型都是 ▲。與乙區相比,說明丙區農業生產的自然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屬于非地帶性(地方性分異規律)現象的是( )
A.橫斷山區植被的垂直變化
B.安第斯山脈南段東側山麓出現的荒漠
C.從廣州到北京的植被變化
D.東北平原至塔里木盆地植被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尼羅河三角洲示意圖 黃河三角洲示意圖
【1】對兩地自然環境的表述,正確的是
A. 兩地氣候類型相同 B. 兩地河流的結冰期相同
C. 形成兩地的外力作用相同 D. 兩地植被景觀相同
【2】對兩地社會經濟狀況的表述,正確的是
A. 石油資源豐富 B. 人口均占本國的20%左右,勞動力豐富
C. 均大面積種植棉花、水稻等農作物 D. 中心城市輻射作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特大城市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早期該城市選址的有利條件是 ,
(2)目前該城市的空間地域結構類型屬于模式。在M、P、Q中,處是高級住宅區。
(3)擬在甲、乙兩處規劃建設高新技術工業城和石油化工城兩座衛星城市。石油化工城應建在處,主要的理由有哪些?。
(4)請簡述甲、乙兩衛星城建設對該城市發展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過程中,最不合理的是( )
A.利用平原地區的耕地大力發展種植業
B.排干湖泊、沼澤,拓展耕地面積,發展種植業
C.利用丘陵山地營造用材林和經濟林
D.合理開發資源,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原料和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及高速公路走向圖,回答下列問題。
(1)高速公路經過的乙地形名稱為________。圖中陡崖的最大相對高度約為________(取整數)米。
(2)高速公路建設時,要求圖中沿線各點的高程與甲點基本一致。在建設甲點至丙點時,技術部門提出了“開挖隧道”和“開山推土”兩個方案。最終施工按“開山推土”的方案進行。請你簡述“開山推土”方案的合理性。
(3)為了防止陡崖斷面處發生滑坡現象,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下列中的(多選) ( )
A.植草鋪膜 B.修筑梯田 C.控制車流量 D.整修、加固裸露的石土
E.對陡崖實施爆破并全部推平
(4)為了使公路兩側原有的一些特有動物能繼續保持在地面上的相互往來,修筑高速公路時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實現這一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