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北半球某地的等壓線示意圖(單位:百帕),依次回答
(1)按照近地面中心氣壓狀況劃分:C為 , D為 .
(2)描述氣流的垂直運動方向:C處為氣流,D處為氣流.描述氣流的水平運動方向:C處氣流呈時針方向輻散,D處氣流呈時針方向輻合.
(3)圖中的風向:A地為風,B地為風.
(4)圖中冷鋒形成的雨區主要位于地,暖鋒形成的雨區主要位于地.(填“甲、乙、丙、丁”)
【答案】
(1)高氣壓;低氣壓
(2)下沉;上升;順;逆
(3)偏西;偏南
(4)甲;丁
【解析】(1)根據圖中等壓線數值可以判斷,按照近地面中心氣壓狀況劃分,C為高氣壓,D為低氣壓.(2)C為高氣壓,垂直方向上氣流在下沉,北半球反氣旋水平方向上氣流順時針由中心流向四周;D為低氣壓,垂直方向上氣流在上升,北半球氣旋水平方向上氣流逆時針由四周流向中心.(3)具體一點風向是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北半球向右偏轉,A地為偏西風,B點為偏南風.(4)冷鋒降水主要發生在鋒后,暖鋒降水主要發生在鋒前,根據鋒面氣旋的相關知識,甲地位于冷鋒后,丁地位于暖鋒前.
所以答案是:(1)高氣壓;低氣壓(2)下沉;上升;順;逆(3)偏西;偏南(4)甲; 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南亞的熱帶雨林被人類大規模開發利用。研究發現,當地方便面產業的快速發展已嚴重威脅到雨林中珍稀動物紅猩猩的生存。下圖為東南亞地區油棕產業鏈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依據資料推斷
A. 油棕產業符合可持續發展中的公平性原則
B. 延續傳統的熱帶雨林遷移農業,能避免雨林生態環境惡化
C. 熱帶雨林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效益
D. 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生態可持續發展相互矛盾,不可協調
【2】油棕產業鏈中
A. 油棕種植業屬于小型自給自足農業 B. 棕櫚油榨取工業企業應靠近原料產地
C. 方便面生產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D. 油棕產業鏈常形成綜合性工業地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大荒”位于黑龍江省東部,與俄羅斯相鄰,這里地廣人稀,土壤肥沃,有“黑土地”之稱。建國以來,經過數十年的開發,這里到處是良田沃野,阡陌縱橫,已成為全國重要的糧食、大豆生產基地。2000年,我國政府決定停止對“北大荒”的開墾,你認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A. 東北地區糧食過多,出售困難 B. 近些年氣候干旱,土壤肥力降低
C. 將剩下的荒地作為今后發展用地 D. 保護濕地,改善生態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某考察隊員坐直升機從金沙薩出發,沿剛果河逆流觀察,金沙薩附近河道起初較窄,兩岸之間不超過0.8-1.6千米,但很快寬闊起來,最寬處增至13千米。之後則有許多島嶼。再由此向前,除了極少數的狹窄部分外,剛果河分成幾個通道,中隔成串的小島……下圖示意剛果河金沙薩附近河段。
(1)概述圖示區域的水系特征。
(2)分析串狀小島形成的原因。
(3)金沙薩與其他省會城市的聯系,飛機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試對此現象做出合理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題.
(1)圖中正確表示2012年元旦,地球在公轉軌道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當地球位于軌道位置①時,下列敘述可能正確的是( )
A.地球公轉速度較慢
B.地球再次回到①處歷時365天
C.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最大值
D.海南島上高大椰子樹樹干的影子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A點此時是________時,晝長為________小時,A點的日出時刻是________時。
(2)此圖表示的日期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的陽光照射圖,此時以________和________經線將地球分為兩天。
(3)D點正午太陽高度是________,這一天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分布的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設A點的緯度是56°34′,一架飛機以每小時1110千米的速度,從B地沿最短距離飛到A地,若起飛時間為當地地方時18時,問A地降落時,A地的當地時間是________時。
(5)在圖中用斜線畫出夜半球的范圍,________(HG或GD)為晨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地區典型植物示意圖,這種植物高度不足50 cm,但根系卻在20 m以上。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根據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該植物生長的地區最有可能是
A. 黃土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東南丘陵 D. 東北平原
【2】其生長地區在可持續發展中,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 荒漠化 B. 能源緊缺 C. 水土流失 D. 洪澇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