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河西走廊自古就是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漢唐時的“絲綢之路”經這里通向中亞、西亞,是中西文化交通史上的一條黃金通道。亦為溝通中國東部和新疆的干道,為西北邊防重地。河西走廊礦產資源豐富,區內有玉門石油、山丹煤田、九條嶺煤礦、金昌鎳礦及鏡鐵山鐵礦等多處大型礦點,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儲量十分豐富。綠洲是浩瀚沙漠中的片片沃土,往往是干旱地區農牧業發達的地方。下圖為我國河西走廊部分地區示意圖。
(1)說出甲地區農業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
(2)簡述圖示地區鐵路建設過程中面臨的自然困難。
(3)簡述蘭新線建成對河西走廊地區的重大意義。
【答案】
(1)夏半年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較肥沃;有河流流經,灌溉水源較充足。
(2)生態環境脆弱;水資源短缺;晝夜溫差大;大風日數多,風沙危害大;夏半年,太陽輻射強烈,氣溫高;地形條件較為復雜。
(3)改善該地區的交通運輸條件;帶動、繁榮沿線地區的經濟;促進該地區的資源開發;加強該地區與我國其他地區之間的經濟協作和社會文化交流。
【解析】(1)甲地區農業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主要從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讀圖可知,甲地位于山前沖積扇上,該地地形平坦,泥沙沉積礦物質多,土壤肥沃。位于河流沖積扇上,有灌溉水源。地處西北干旱地區,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農業生產發展。
(2)圖示地區鐵路建設過程中面臨的自然困難主要從氣候、地形及水資源等角度分析。該地區位于西北內陸地區,距離冬季風源地近,大風天數多,風沙危害嚴重。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從地形來看,為山地和高原地形,地形起伏大等不利于交通線路建設。
(3)蘭新線建成對河西走廊地區的重大意義主要從交通線路布局對區域經濟發展及資源開發的影響角度考慮。河西走廊短缺資源豐富,蘭新鐵路建設,有利于資源開發,進而繁榮沿線地區的經濟。可以直接改善交通運輸條件,加快與其他地區的經濟與文化交流。
所以答案是:(1)夏半年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較肥沃;有河流流經,灌溉水源較充足。(2)生態環境脆弱;水資源短缺;晝夜溫差大;大風日數多,風沙危害大;夏半年,太陽輻射強烈,氣溫高;地形條件較為復雜。(3)改善該地區的交通運輸條件;帶動、繁榮沿線地區的經濟;促進該地區的資源開發;加強該地區與我國其他地區之間的經濟協作和社會文化交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巖石表面因覆蓋藻類而呈現出紅色的“紅石”景觀。紅石景觀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m之間的谷地里。研究發現,此類紅石上的藻類喜低溫潮濕的環境,依附生長于“新鮮”的石頭表面,是一種先鋒植物,之后便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形成圖示紅石景觀的“新鮮”石頭可能來源于
A. 火山噴發形成的固結物 B. 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流堆積物
C. 巖石風化形成的殘留物 D. 河流沉積作用形成的沉積物
【2】我國下列地區中最可能出現該類景觀的是
A. 粵東 B. 蘇南 C. 川西 D. 陜北
【3】該藻類作為一種先鋒植物,對所在區域生態系統所起的作用是
A. 改善生物生存環境 B. 擠占生物生存空間
C. 破壞生物多樣性 D. 延緩巖石風化進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聯合國三次環境與發展會議的正確說法有( )
A. 在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上提出了“地球在我們手中”的口號
B. 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C. 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簽署了《21世紀議程 》
D. 《里約宣言》指出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照圖(陰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圖中信息,說法正確的是
A. 下一刻D點將進入白晝
B. C在晝半球
C. D,E兩點的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都相同
D. AB是昏線
【2】此時,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是
A. 120°E B. 100°W
C. 20°W D. 60°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唐代陸羽在《茶經》中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1957年,山東沿海地區開展“南茶北引”實驗,現有茶田50多萬畝(1畝—666.7平方米),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下圖示意我國“四大茶區”的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南茶北引”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A. 水源 B. 氣候 C. 地形 D. 土壤
【2】近年來,我國的茶葉產量重心逐漸西移,與之關聯性最小的原因是
A. 氣候適宜性 B. 交通通達度 C. 市場重心的分布 D. 勞動力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構造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
(2)上圖中C~H分別表示地球內部構造,D表示________界面,判斷的依據是 ________________ ;該面以上C代表________,該面以下E代表________。
(3)上圖中F處,地震波A完全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并繼續往深處傳播。這說明F面以上的E物質狀態為________態, F面是________界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連霍高速公路是連接江蘇連云港和新疆霍爾果斯的高速公路,是我國最長的高速公路,全長4395千米,已成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交通大動脈,沿途隧道眾多,其中有亞洲第二長隧道―麥積山隧道下圖為連霍高速公路示意圖。
(1)簡述連霍高速沿線自東向西自然地理特征的變化。
(2)簡析修建連霍高速需要克服的困難。
(3)分析連霍高速的修建對我國中西部經濟發展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