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和材料完成問題。
表2 江蘇某地三大產業構成變化
年份 |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
1981年 |
65% |
15% |
20% |
2011年 |
10% |
43% |
47% |
1.若圖表示江蘇某地產業結構變化圖(a表示第一產業,b表示第二產業,c表
示第三產業),閱讀圖中數據并結合表2判斷,能正確反映1981到2011年產業結構
變化順序的是
A.①到② B.③到② C.③到④ D.①到④
2.若圖中最大六邊形表示西歐某城市,其中①②③④代表該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區,河流由④流向①,下列布局合理的是
A.①—商業區 ③—住宅區 ④—工業區
B.①區適合布局鋼鐵工業
C.②區適合發展高級住宅區
D.④區河段過度開發可能誘發滑坡災害
1.C
2.B
【解析】
試卷分析:正確掌握三軸坐標的讀圖是解題的關鍵。三軸坐標的讀圖應利用每條橫坐標的原點位置確定相應的縱坐標,根據與縱坐標平行的原則讀數。
1.結合該地1985年,第一產業65%;第二產業15%,第三產業20%的產業結構,應為③;而2011年,第一產業10%,第二產業43%;第三產業47%的產業結構,應為④。
2.商業區應布局于城市的市中心②,故A錯誤;①位于河流下游,且位于盛行西風的下風向,故適宜布局鋼鐵工業區,B正確;②位于市中心,環境污染嚴重,交通擁擠,不適宜發展高級住宅區,C錯誤;該地區位于西歐,以平原為主,故D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區域產業發展和功能分區的合理布局。
點評: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三軸坐標的正確讀圖和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區的一般布局原則和西歐的盛行風向特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19為“我國南海部分海域圖”,圖20是陽江附近的海水養殖景觀。讀圖和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南海一號”是一艘沉沒在廣東陽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2007年12月被打撈出水。
(1)據圖分析,“南海一號”沉船遺址附近的海底地形是_____。判斷理由是_____。
(2)沉船被打撈出水的時期,該海域的洋流流向主要是__________。
(3)陽江與廣州附近海水鹽度較大的是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
(4)香港、澳門填海造陸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填海造陸主要是利用了海洋的_________資源。
(5)近年來,陽江政府限制海水養殖規模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新疆烏魯木齊一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讀圖和材料完成問題。
表2 江蘇某地三大產業構成變化
年份 |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
1981年 | 65% | 15% | 20% |
2011年 | 10% | 43% | 47% |
A.①到② | B.③到② | C.③到④ | D.①到④ |
A.①—商業區 ③—住宅區 ④—工業區 |
B.①區適合布局鋼鐵工業 |
C.②區適合發展高級住宅區 |
D.④區河段過度開發可能誘發滑坡災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屆遼寧省沈陽二中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20分)讀圖和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歐亞界山(大高加索山)的成因是什么?該山南北兩側1月均溫相差明顯,簡析差異及主要原因。(10分)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歐亞界山南北兩側河流眾多的原因及A河的汛期、主要補給水源及原因。(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讀圖和材料完成問題。
江蘇某地三大產業構成變化
年份 |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
1981年 | 65% | 15% | 20% |
2011年 | 10% | 43% | 4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