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和年降水量分布圖
材料二 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影響因素統計圖
(1) 西北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請從氣溫、降水兩個方面說明該地 區氣候的主要特點。
(2) 西北地區的荒漠面積廣大的原因之一是氣候干旱。試從地理位置、地形兩個方面分析氣候干旱的原因.
(3)在導致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因素中,影響程度最大的因素是 和 ,對此應采取哪些相應的防治措施?
【答案】(1)溫帶大地性氣候,氣溫: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晝夜溫差大(氣溫年較大);降水:年降水量小,降水季節變化大,集中在夏季;
(2)地理位置: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海洋的水汽難以到達;
地形:高原面積廣大,高山環繞,阻擋海洋水汽深入,所以氣候干旱。
(3)過度樵采 過度放牧 措施:營造薪炭林 興建沼氣池(開發新能源或利用太陽能 風能);推廣省柴灶;控制人口增長;確定合理載畜量;劃區輪牧;建設人工草場
【解析】
(1)西北地區地處大陸內部,距海遠,水汽難以到達,因此形成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晝夜溫差大,氣溫年較大;據圖可知年降水量總量400毫米以下,且降水季節變化大,集中在夏季。
(2)據圖可知,我國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海洋的水汽難以到達;同時高原面積廣大,高山環繞,阻擋海洋水汽深入,所以氣候干旱,荒漠面積廣。
(3)據材料二圖可知,在導致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因素中,影響程度最大的因素是過度樵采和過度放牧。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應結合原因分析。據材料二可知,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水資源利用不當和工礦交通建設等人為因素,因此可以營造薪炭林,開發新能源或利用太陽能、風能;推廣省柴灶;控制人口增長;確定合理載畜量;劃區輪牧;建設人工草場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各類食物產量折算成人類生存所需三大營養成分(熱量、蛋白質和脂肪)的數量,用于研究我國食物供給和可供養人口數量的相關性,對保障食物營養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下表示意我國三大生態系統、凈進口食物供給數量和根據小康水平標準換算成的可供養人口數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表中甲、乙、丙三大類生態系統分別是
A. 草地農田水域 B. 農田水域草地 C. 農田草地水域 D. 水域草地農田
【2】我國各類食物提供的熱量和蛋白質總量大,但仍大量進口,是因為
A. 飲食習慣的影響大 B. 食物需求的多樣化 C. 綠色食物需求增大 D. 人口數量大幅增長
【3】合理利用我國有限的土地資源前提下,為保障食物營養供給可采取的措施是
A. 挖掘濕地潛力,提高水域的生產力 B.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C. 保護我國耕地資源,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 D. 提高牲畜養殖技術,適度增加油料作物種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波浪能是一種新能源,我國海域遼闊波浪能資源豐富。波浪能發電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目前尚處于試驗階段。下圖示意我國渤海海域波浪能能流密度的空間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僅考慮發電效率,最適宜建設波浪能發電站的海域是( )
A.MB.NC.QD.K
【2】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資源最豐富的是( )
A.MB.TC.SD.Q
【3】推測未來波浪能發電有光看發展前景的原因是( )
A.穩定,無污染B.目前利用率高
C.可再生,蘊儲量大D.分布廣,易開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城市(117°E,32°N)某時刻道路行道樹及樹影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根據行道樹及樹影推斷該城市此時的北京時間可能是
A. 1月1日16:00 B. 3月1日6:00
C. 7月1日6:00 D. 8月1日16:00
【2】此時
A. 非洲熱帶草原動物正在向南遷徙 B. 澳大利亞北部天氣高溫多雨
C. 從澳大利亞西岸向中國航行的輪船順風順水 D. 南極中山站正值科考繁忙季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新城市主義是 20 世紀 90 年代初針對北美城市化問題而形成的一種城市規劃和發展理念。新城市主義主張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中樞的步行化城區,即以公交站點為中心,以 400-800 米(5-10 分鐘步行距離)為半徑,建立集工作、商業、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區,以實現各個城市組團緊湊布局的協調發展模式。下圖示意新城市主義理念下的步行化城區。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以公共交通為中樞的步行化城區規劃設計適用于
A.小城鎮的遠期人口規劃B.中等城市產業結構調整規劃
C.大城市舊城改造規劃D.城市群的合理布局規劃
【2】步行化城區的設計,有利于解決的城市化問題是
A.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嚴重B.城市用地緊張,住房困難
C.流動人口多,社會治安差D.人口集中,就業壓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液化天然氣(簡稱LNG)是指開采出來的天然氣經過超低溫冷卻變成液體后,將其壓縮儲存在低溫儲存罐內。俄羅斯亞馬爾半島冰原下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2017 年中俄在亞馬爾半島合作興建了全球最大的LNG 項目。該項目全部采用模塊化建造,即在其他地方加工完項目所需的大型設備并組成標準單元,然后運到項目所在地進行組裝。下圖示意亞馬爾半島位置。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亞馬爾LNG 工廠全部采用模塊化建造,主要原因是亞馬爾半島
①冬季寒冷漫長,施工期短
②沙漠廣布,生態環境脆弱
③永凍土層深厚,地基穩固
④人煙稀少,基礎設施落后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亞馬爾LNG 運往我國有夏季和冬季兩條航線,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 海水溫度 B. 盛行風向 C. 白晝長短 D. 洋流流向
【3】某日在薩別塔港施工的中國工人拍攝到“漫長黑夜后的第一縷陽光”。該日可能是
A. 11 月15 日 B. 1月27日 C. 3 月15 日 D. 4月27 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汕頭市南澳縣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由 37 個大小島嶼所組成。主島面積 128.35 平方千米(圖乙),現有 7 萬多常住人口,周邊小島嶼多為無居民小島。主島上海岸線曲折,天然深水避風港灣和可供開發旅游的優質沙灘眾多。瀕臨西太平洋國際主航線,自古以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但長期以來,島陸聯系僅靠萊長渡口航線,經濟發展緩慢,主要以漁業(沿海水產養殖與捕撈)和耕作業為主,旅游業與港口發展也陷入瓶頸。2009 年,連接汕頭市萊蕪半島與南澳島的南澳大橋開工建設。由于橋梁修建對施工環境要求高,一度進展緩慢,后來改用墩身掛靠可移動式平臺取代船舶式平臺承接澆筑機械施工(圖甲),施工速度大大提高。2015 年全長 9341 米的南澳大橋建成通車,極大地改善了島陸聯系。有人說,南澳大橋的建設重新點亮了南澳島這顆“海絲明珠”,未來規劃將進一步完善主島與附屬島嶼的交通聯系,但不考慮建橋,而將建設海底觀光走廊。
(1)分析 2015 年前制約南澳港口發展的瓶頸所在。
(2)試推斷南澳大橋建橋過程使用墩身移動式平臺施工取代船舶平臺施工的自然原因。
(3)分析為何說南澳大橋建成重新點亮了南澳這顆海絲明珠。
(4)簡述未來近主島的小島開發不建橋而建海底觀光走廊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世界某地區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該地區某種農產品的主要產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陰影區域農業生產的主要農產品為
A.茶葉B.玉米C.稻米D.天然橡膠
【2】圖中甲國發展種植業的優越區位條件是
①平原面積廣,土壤肥沃②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③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④農業機械化水平高
⑤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⑥農業勞動力充足
A.①③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⑤⑥
【3】乙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風力堆積B.風力侵蝕C.流水堆積D.流水侵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帕圖斯湖(下圖)為一潟湖,與大西洋之間有一北寬南窄的沙壩,湖泊南端有寬約1.6千米的水道連通大西洋。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形成沙壩的外力作用是
A. 流水堆積B. 海水堆積C. 風力堆積D. 風化作用
【2】導致沙壩海岸線平直的原因主要是
A. 洋流的作用B. 地處斷層面C. 人工修整D. 東北信風的影響
【3】下列關于沙壩的推測,最合理的是
A. 沙壩的高度不斷增加B. 沙壩向海洋方向擴展
C. 沙壩的面積在不斷萎縮D. 沙壩向潟湖方向擴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