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9年9月29日,薩摩亞地區(西11區)當地時間6點48分發生了里氏8.0級強烈地震,震中在15.5°S,172.2°W,震源深度約33千米。10月9日,臨近的島國瓦努阿圖(東11區)接連發生了3次7級以上強烈地震。讀圖和資料回答下面試題。
薩摩亞地震發生時,瓦努阿圖的區時間為
A.9月28日8時48分 B.9月29日4時48分
C.9月29日8時48分 D.9月30日4時48分
根據震源深度推斷薩摩亞群島地震發生在
A.莫霍面附近 B.巖石圈內 C.地殼深處 D.軟流層內
上述地震與該地區板塊運動活躍密切相關。資料中地震發生的地點主要位于
A.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消亡邊界附近
B.南極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消亡邊界附近
C.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生長邊界附近
D.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消亡邊界附近
地震發生后,相關部門及時獲取了地震對當地破壞程度信息,利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是
A.遙感技術 B.全球定位系統
C.地理信息系統 D.“數字地球”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中圖A中的400線為緯線,a、b、c為等溫線,甲為河流,圖B為甲地區近地面氣壓分布及風向示意圖。讀圖,完成:
圖A 圖B
結合圖A和圖B給出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尼羅河正處于汛期 B.我國大部分地區高溫多雨
C.從數值上看b>a D.墨累—達令盆地正處于剪羊毛的季節
甲區域的氣候類型與下圖中的氣候類型相同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北緯60°一月份海陸氣溫示意圖。讀圖完成:
此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地氣溫在同緯度地區中最高 B.B地盛行西風,氣壓最低
C.C地吹西北風,寒冷干燥 D.從 A地至 C地,氣溫逐步降低
關于北緯60°大陸東西兩岸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氣溫年較差不同,日較差相同 B.氣候類型不同,自然帶相同
C.瀕臨海洋不同,通航狀況相同 D.洋流性質不同,大氣環流形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圖7完成下題。(tan35°≈0.7,tan45°=1,tan60°≈1.732)
房地產開發商在某城市(30°N)建造了兩棟商品住宅樓,某戶居民買到了北樓一層的一套房子,于春節前住進后發現正午太陽光線被南樓擋住。請問該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陽光線被南樓擋住的時間大約是
A. 1個月 B. 3個月 C .6個月 D. 9個月
為避免這種糾紛,房地產開發商在建樓時,應該使此樓所有朝南的房屋在正午時終年都能被太陽照射。那么在兩樓間距不變的情況下,南樓的高度最高約為
A. 20米 B.30米 C. 40米 D. 5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從而加劇全球變暖,帶來氣候多變、災害叢生等嚴重后果。為此全社會在倡導發展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圖示意碳物質在地球各圈層中的循環過程,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圖中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循環的過程
B.⑥環節在人類的作用下,會導致巖石圈物質循環受阻
C.⑤環節循環速度如果加快,可以減緩碳排放的速度
D.控制④環節的人類活動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途徑之一
有關人類活動作用于⑤及可能的后果是
A.人工增雨改變水資源的空間分布 B.建設水電站后容易加劇洪澇災害
C.發展火電站可能導致沿海低地被淹 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導致河流污染
據圖分析,我們可以把“節能減排”的重點放在
A.農村更多使用沼氣來獲得綠色能源 B.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
C.大力開發水能和核電 D.大規模地發展第三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霜凍往往出現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為此時
A. 大氣的逆輻射作用弱 B. 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作用強
C. 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反射作用強 D. 大氣的保溫作用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中數字為甲、乙、丙、丁四地6月22日各地正午的太陽高度,就緯度位置而言
A.甲地可能在北半球也有可能在南半球
B.丙地緯度肯定高于乙地
C.乙地地球自轉線速度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甲地
D.丁地肯定在寒帶范圍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