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甲所示季節
A. 羅馬正值炎熱干燥天氣 B. 從大西洋到地中海的輪船逆風逆水
C. 塔里木河處于汛期 D. 印度盛行東北季風
【2】有關圖甲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等溫線①的數值大于② B. 等溫線①的數值小于②
C. 圖示區域應為南半球陸地 D. 圖示區域應為北半球海洋
【答案】
【1】D
【2】A
【解析】考查讀圖分析能力及其區域地理現象,等值線圖的判讀。
【1】觀察甲圖,根據緯線度數變化可知,甲所示為南半球,此時副熱帶高氣壓帶向南移,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羅馬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氣候,此時溫和多雨,A錯;直布羅陀海峽冬季盛行西風,從大西洋到地中海的輪船順風順水,B錯誤;塔里木河冬季為枯水期,C錯;印度盛行東北季風,D對。故選D。
【2】根據上題分析,①緯度低于②,溫度①高于②,A對,B錯;根據圖中副熱帶高氣壓帶向南移,判斷為南半球夏季。等溫線彎曲可知,圖示等溫線向北彎曲,說明該區域氣溫低于同緯度兩側,區域等溫線彎曲可能是海陸因素引起的,也可能由地形因素引起的。如果是海陸因素引起的,則甲為海洋,因為夏季海洋升溫比陸地慢,所以氣溫比陸地低,即圖示區域應為南半球海洋,CD錯。故選A。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陜西冉家溝流域(約35°N)丘陵廣布,黃土深厚。由于毀林開荒,該流域土壤侵蝕嚴重。為了改善生態環境,該流域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主要種植豆科落葉喬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溝流域不同種植方式的表層土壤狀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注 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積占土體容積的百分比。水與空氣共存并充滿于土壤孔隙中。
【1】【1】減輕土壤侵蝕最明顯的種植方式是( )
A. 封山育林 B. 喬灌結合
C. 林草結合 D. 喬木純林
【2】【2】除減輕土壤侵蝕外,該退耕還林工程還能( )
A. 增加土壤礦物質 B. 提高土壤堅實度
C. 增強抗旱澇能力 D. 減少地下徑流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粵港澳大灣區是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灣區。一般而言,灣區經濟發展主要經歷了港口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創新經濟四個階段。粵港澳大灣區陸地面積、常住人口、GDP總量分別占全國的0.6%、0.5%、l2.1%,有三個港口排名世界前十。201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將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級區域戰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是泛珠江經濟協作區規劃的升級,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圖6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示意圖。
港珠澳大橋總長55公里,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迄今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主體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長達22 9公里的橋梁工程組成,隧道兩端建有東、西兩個人工島。大橋于2009年12月正式動工,2016年9月27日全線貫通。
(1)簡述粵港灣大灣區成為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引擎的主要條件。
(2)根據深圳港灣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為其經濟持續發展提出建議。
(3)從自然環境角度簡析建設港珠澳大橋面對的主要困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庫主要是為了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穩定徑流量的水利工程建筑物,下圖為非洲水庫分布圖,其中J國自2017年以來雨季降雨量遠超往年,71座水壩遭到不同程度破壞,一些公路和橋梁被洪水沖垮,上千人因房屋被毀而流離失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影響非洲水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緯度位置
C. 降水 D. 海陸位置
【2】與非洲水庫分布圖吻合度最高的是( )
A. 年均溫分布圖 B. 年降水量分布圖
C. 畜牧業分布圖 D. 人口分布圖
【3】造成J國2017年洪災的主要原因是( )
A. 冷空氣強度大、勢力強
B. 西風強度增大
C. 赤道低壓強度增大
D. 熱帶風暴活動頻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3月的調查發現,大太平洋垃圾帶的面積達到617763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約合2.59平方公里),堆積而成的“太平洋垃圾大陸”是法國面積的兩倍多,其中含有至少7.9萬噸塑料。它主要由“幽靈漁具”構成,包括廢棄或丟失的漁網、繩索等漁具的組件。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太平洋垃圾大陸”的敘述,最不可信的是
A. 位于北太平洋“反氣旋型”大洋環流系統的內部
B. 主要位于無風帶,垃圾漂浮物不易擴散
C. 垃圾帶內的漂浮物主要來自北美洲和亞洲
D. 該地區的洋流方向會隨季節發生改變
【2】圖中K海域有一較大漁場,用洋流剖面示意圖來解釋其成因,應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地區農業生產模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農業模式出現的地區 ( )
A. 氣候高溫干燥 B. 黑土集中連片 C. 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 D. 地表徑流少
【2】形成該農業模式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土壤 B. 地形 C. 熱量 D. 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非洲和歐洲某年人口增長的相關數據。讀下表完成下面小題。
【1】非洲與歐洲人口增長模式分別屬于
A. 原始型、現代型
B. 傳統型、原始型
C. “低一低一低”模式、“高一低一高”模式
D. “高一低一高”模式、“低一低一低”模式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歐洲是因經濟發展水平高,所以自然增長率低
B. 歐洲照此發展將出現勞動力過剩
C. 非洲由于資源相當貧乏,人口合理容量最高
D. 非洲的生產力水平比歐洲高,所以出生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中國西北地區某農業科技園區循環經濟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水窖所集雨水用于________,該園區發展種植業的限制條件主要是 ___(選擇填空)。
A.光照不足 B.水源不足 C.技術落后 D.勞動力短缺
(2)依據圖中序號的含義,將下列選項的字母填入相應位置上:①____、②_____、③_____。
A.飼料加工 B.生產過程廢棄物 C.肥料
(3)該園區循環經濟模式體現出______可持續發展、_______可持續發展和 ____可持續發展。
(4)請對圖中農業發展模式作出簡單評價。(答出兩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