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近些年.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務工的外來人口約30%來自安徽省,大大促進了長三角地區城市化進程。
(1)請說明長江三角洲地區吸引大量安徽人前來務工的主要原因。
(2)分析長三角地區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答案】(1)就業機會多(勞動力需求量大)
收入水平高(經濟發展水平高) ;
距離安徽近( 交通成本低;地理環境相近)
(2)1.生物多樣性減少2.河流/地下水/土壤/環境污染3.破壞水循環/影響地表水下滲4.出現熱島效應/熱島效應加重
【解析】(1)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勞動力需求量大;收入水平高;距離安徽近,交通成本低;地理環境相近,生活文化有相似性。
(2)長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發展,對地理環境影響大:1、城市化發展,城市建設用地增加,綠地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2、城市化快速發展,工業產業增多,城市排污量增加,污染地表河流、地下水、土壤及大氣環境。3、城市建設用地增加,硬地地面增加,綠地減少,不利于地表水、雨水下滲,地表徑流增加,地下徑流減少,影響水循環。4、城市化城市工業、建筑及生活產生的各種廢熱,城市出現熱島效應;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加重了熱島效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與西藏自治區接壤,東部與四川省毗鄰,北部與青海省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相接。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和生態最敏感的地區。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印發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規劃。下圖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置圖。
試分析三江源成為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地區和生態最敏感地區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保護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和部分國家乘用車普及率”圖,回答下列各題。
【1】跨國公司最有可能把汽車組裝廠設置在的國家及其對應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 )
A.中國 日本 ——有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
B.印度 美國 ——技術條件好
C.中國 印度 ——消費市場龐大
D.中國 德國 ——人文環境優越
【2】此次產業轉移對遷入地的影響是 ( )
A.對遷入地而言一定會產生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B.產業轉入可以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進程
C.改變了遷入地的區域經濟結構,但不會改變區域的地理景觀
D.刺激了居民消費,削弱了該地區的經濟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伊犁河谷被譽為“塞外江南”“西域濕島”。讀伊犁河谷及周邊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伊犁河谷成為“西域濕島”的原因。
(2)簡述圖示地區城市分布的特點并簡要分析原因。
(3)霍爾果斯市設立了經濟開發區,實施招商引資。廣東省某一紡織品出口企業欲到霍爾果斯市投資建廠,請分析其可行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大興安嶺及其兩側自然地理環境剖面示意圖”,完成題。
【1】甲地自然帶是
A.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B.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C. 亞寒帶針葉林帶 D.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2】乙地的農業生產主要發展
A. 水田種植業 B. 旱地耕作業
C. 草原畜牧業 D. 山地畜牧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氣候學上講,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在10℃以下算作冬季。下圖為我國冬始日期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關于我國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規律及主要影響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C地入冬日期可能為11月25日
B.A地地勢高,B地緯度高,入冬日期相近
C.海南島屬于無冬區,不存在季節更替現象
D.受地形影響,沿海地區比同緯度內陸地區入冬晚
【2】影響我國地勢第三階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陸分布 C.緯度 D.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材料一:稻城,古名“稻壩”,位于四川省西南邊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橫斷山脈東側,屬康巴藏區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原本只是一座位于四川西南的邊遠小城,卻因被認為是“最后的香巴拉”而成為國內背包客心目中的圣地。這里有超越你想象的遼闊的地域、綿延的山脈、豐腴的草場、清澈的溪流、圣潔的雪山和熱情質樸的康巴人。右圖為稻城自駕游景點分布圖。
材料二 :稻城主要景點布局圖
(1)分析圖示地區發展自駕游的優勢條件。
(2)說明自駕游過程中應注意的旅游安全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現代社會,長江中下游商品糧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是
A.酸性土壤,單產量低B.河網密布,地塊小,不利于大規模機械化耕作
C.人均耕地少D.經濟發達,農業不受重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