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5年是“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積極推進年。下圖為“一帶一路”主要線路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東、西部沿海地區差異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東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廣人稀
B. 東部城市化進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 東部產業結構層次高,西部資源密集型產業發達
D. 東部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西部農牧業發達
【2】某年6月至8月,一艘郵輪沿“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福州出發,經孟買到威尼斯,下列對沿途地理現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 經南海時,遭遇梅雨陰雨連綿 B. 經阿拉伯海時,多逆風逆水
C. 經紅海時,可見沿岸大片森林 D. 經地中海時,遭遇連日狂風暴雨
【答案】
【1】 B
【2】 B
【解析】
試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地跨亞歐兩洲,東部、西部人口都稠密,中部地廣人稀,答案A錯誤,東部主要是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當前城市化進程快,西部主要是歐洲,多屬于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答案B正確,東部產業結構層次低,多資源密集型產業,西部產業結構層次高,經濟發達,答案C錯誤,東部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西部屬于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產業結構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為主,農牧業比重小,答案D錯誤,故答案選B。
【2】郵輪航行時間是6月至8月,陰雨連綿的梅雨是發生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答案A錯誤,此時阿拉伯海盛行西南風,洋流自西向東流動,所以多逆風逆水,答案B正確,紅海兩岸絕大部分屬于熱帶沙漠氣候,不可能看見大片森林答案C錯誤,此時地中海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天氣炎熱干燥,答案D錯誤,故答案選B。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黃淮海平原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春旱多風沙②氣溫年較差大③降水集中在夏季④溫帶大陸性氣候⑤伏旱嚴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非洲自然帶南北對稱分布明顯的原因是
①沙漠面積大 ②地形單一、海岸平直
③赤道橫貫中部,非洲大陸在氣壓帶和風帶位置上對稱 ④非洲原始自然環境保護良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下列有關圖中⑤處沿海氣候成因說法正確的是
①常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 ②處在背風坡
③受東南信風的影響 ④沿岸有暖流經過
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5月21日,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經過4天的展示交易在浙江杭州閉幕。“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分別如下:綠茶有西湖龍井(浙)、信陽毛尖(豫)、蒙頂山茶(川)、六安瓜片(皖)、黃山毛峰(皖)、都勻毛尖(黔);黑茶有安化黑茶(湘)、普洱茶(滇);清茶(烏龍茶)有武夷巖茶(閩)、安溪鐵觀音(閩)。我國是世界產茶大國,自2010年以來,茶葉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且產量逐年增加。我國是茶樹的故鄉,茶樹生長需要有特定的自然條件。我國的產茶區主要有華南產區、江南產區、西南產區、江北產區。下圖為我國四大主要產茶區分布圖。
(1)據圖說明茶樹適宜生長的自然條件。
(2)分析甲區域位于青藏高原卻適宜茶樹種植的原因。
(3)簡析我國茶葉江南產區茶葉生長期間易發生的氣象災害。
(4)根據圖文材料,請說出促進茶葉產區可持續發展的合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的城市化進程體現了城市化的一般規律。讀“美國城市化進程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美國
A. 城市發展得益于農業立國政策 B. 城市化始終保持較快的速度
C. 近代,大城市吸引力更加明顯 D. 人口均勻分布在各等級城市
【2】2017年我國常住人口城市化率達到58.52%。按照規律,我國未來一段時期
A. 城市化將維持在現有水平 B. 城市人口比重將持續提高
C. 城鎮人口持續向農村回流 D. 大城市環境壓力明顯減輕
【3】十九大提出“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該決策的意義是
①充分發揮大城市的帶動作用 ②促進各等級城市均衡發展 ③促進低端產業向大城市集中
④吸引人口進入大城市 ⑤加快城鄉協調發展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發射時,倫敦(零時區)時間是
A.9月29日13時16分B.9月29日5時16分
C.9月30日5時16分D.9月30日13時1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風水在中國文化中是一門源遠流長的學問。在當時其積極意義是能夠教導民眾,在山河大地之間,挑選一處適合生存的環境,并利用此環境,積極奮斗,努力不懈,進而使長居此地的人們健康、平安又興旺成功。經過時間演化,雖然摻雜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卻包含著中國古代樸素地理學的思想。
材料一:穴居時代的居住風水“未有宮室之時,因‘陵穴’掘穴而處之;乃圣王慮之,以為掘穴,則冬可避風寒” (見下圖)。
材料二:殷商時代的居住風水“攻位于”(:河水內灣環抱處,為凸岸) (見下下圖)。
材料三:在河流拐彎處不同位置,流速不同,如下圖所示。
彎道水速示意圖
(1)讀材料一及圖示,分析穴居時代人們在選擇開鑿居住洞穴時考慮的自然因素及原因。
(2)根據材料二和圖示,分析“位”對古代取水安全、農業生產的影響及原因。
(3)比較材料三中彎道a、b、c三處水流速度大小。(按由大到小排列)
(4)凹岸在古代風水中稱“反弓水”,是一文不值的,不適合辟為住宅用地。但現在我們發現像倫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試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1月8日,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首次在羅斯海發現新錨地,圖中A地擬建我國第6個極地科考站。讀兩極地區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A地
A. 位于黃河站的西南方向 B. 與中山站均瀕臨太平洋
C. 自轉線速度比長城站慢 D. 距離泰山站約9900千米
【2】兩極地區
A. 半年極晝與半年極夜交替出現 B. 冰川地貌廣布,均能看到企鵝
C. 大洋環流均呈順時針方向 D. 常年寒冷,盛行偏東風、降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