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下列圖文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靈渠位于廣西桂林市東北部的興安縣,鑿于秦代,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盤山渠道,自古以來都是嶺南與中原的水路交通要道。它討秦朝以來的國家統一,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以及各族人民往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下圖為靈渠水系圖。靈渠分水壩設計為高2. 24米的“人”字滾水壩,其將湘江三七分流,三分通過南渠入漓,七分通過北渠歸湘。使得南渠、北渠作為航運水道,溝通了長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
(1)根據靈渠功能和特點,推理靈渠經過區域的地形部位。
(2)說出靈渠分水壩壩體不高且形態呈人字形的作用。
(3)分析北渠航道設計彎曲的原因。
(4)分析該區域河流水質好的原因。
【答案】
(1)因靈渠是溝通兩流域的航運水道、所以該區域處兩流域分水嶺 的低矮地區 鞍部。
(2)壩體不高利于多余洪水排入湘江故道;人字形可減輕河水對壩體沖擊;
可精準分流,保證南北渠合理水量;可減少泥沙進入南渠,避免泥沙淤積。
(3)充分利用地形地勢減小工程量;降低水流速度,便于船只航行。
(4)區域降水量大,水體循環凈化能力強;處河流上游地區,污染少;植被覆蓋率高;喀
斯特地貌區,地表水多經下滲過濾。
【解析】
試題分析:
(1)靈渠溝通了長江水系、珠江水系,兩水系之間是南嶺,考慮到工程量和水流狀況,靈渠應位于兩流域分水嶺的低矮地區,鞍部比較常見。
(2)壩體可以阻擋水流并承受水流的沖擊。壩體形態影響分流的水量和流速,進一步影響到泥沙的淤積。壩體不高利于多余洪水排入湘江故道;人字形可減輕河水對壩體沖擊;可精準分流,保證南北渠合理水量;可減少泥沙進入南渠,避免泥沙淤積。
(3)航道上游地勢較高,河流流速較快,航行危險。彎曲的航道一方面借助地形地勢減小工程量;還可以降低水流速度,便于船只航行。
(4)河流水質好壞與區域植被狀況、河流自凈能力更新速度、河流所處的區域位置、地質地貌等有關。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河流干流區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特征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據圖示信息可推測,該河流
A. 冬季無結冰現象 B. 以雨水補給為主
C. 水位季節變化小 D. 下游徑流量最小
【2】與1985~2000年相比,該流域2000~2010年水體面積大幅度減小的主要原因是
A. 蒸發量加大,下滲嚴重
B. 耕地面積擴大,農田灌溉量增大
C. 城鎮規模過大,需水量增大
D. 林地、草地減少,涵養水源能力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位于北回歸線,當地人們習慣將久不穿蓋的衣被曬于陽光下除濕滅菌,俗稱“曬霉”。當地房地產商為促進銷售,高層商品房建有正南和正北“雙陽臺”,如下圖所示。為防止高空墜物傷及無辜,晾曬衣被等限于陽臺內,不準突出陽臺之外(假設都是晴天且無其他物體遮擋)。據此完成各題。
【1】當地“曬霉”效果最差的是(下列時刻為地方時)
A. 南陽臺春分日10:00 B. 北陽臺夏至日6:00
C. 南陽臺秋分日14:00 D. 南陽臺夏至日12:00
【2】一年中正南、正北墻面陽光照射時間差值達最大值后的一周內
A. 我國各地晝夜變化幅度將縮小 B. 晨昏線上地方時為12時的點將北移
C. 地球上的極夜范圍將變大 D. 地球的公轉速度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陰影表示夜,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直射點的緯度______,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角是_____。AD的緯度是_______,BC的緯度是_______。
(2)圖中與D點正午太陽高度相同的另一條緯線是____;為使400N某地正午太陽能熱水器獲得最大能量,太陽能板與地面的夾角應為_____。
(3)若A點經度為600E,圖中此刻,全球太陽高度角的空間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
(4)AD緯線上地方時6:00時的太陽高度角是____;該緯線上看到太陽___方向升,______方向落;_______點鐘太陽高度角與下午15:00太陽高度角相同。
(5)選擇這一天去觀察,400N屋影在一天內發生的變化情況下列最可能符合的是______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貴州省江侗鄉“稻魚鴨系統”是根據當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條件,形成的在水稻田中“種植一季水稻、放養一批魚、飼養一群鴨”的農業生產方式,耕作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化肥。下面左圖為稻魚鴨生產景觀圖,下右圖為稻魚鴨農事安排示意圖。
讀下圖回答下列小題。
【1】影響“稻魚鴨系統”農業生產方式的最主要自然條件是( )
A. 植被B. 水源C. 地形D. 土壤
【2】下列關于該農業生產方式對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大大提高了糧食商品率B. 降低了土壤肥力
C. 減少了農業污染D. 損壞了作物資源和農田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湖泊演變為陸地的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湖泊演變為陸地的過程是
A. ③④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③①④②
【2】【2】湖泊演變為陸地過程中的主導因素是
A. 氣候 B. 地形
C. 水文 D. 生物
【3】【3】圖示演變過程體現了地理環境的
A. 區域性 B. 整體性 C. 差異性 D. 開放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所示為我國華北地區特殊的耕作方式,稱為“壟溝耕作”,即第一年將作物種在高起的壟上,第二年則將原來的壟挖成溝,作物仍種于壟上。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此種耕作方式的產生是由于該地區( )
A. 水利設施不足B. 環境污染嚴重
C. 人口密度過大D. 干旱少雨
【2】下列最不可能種植在壟溝耕作區的作物是( )
A. 谷子B. 小麥C. 棉花D. 甘蔗
【3】如將該耕作方式應用于黃土高原地區,則有利于( )
①杜絕水土流失
②肥料集中深施,提高了利用率
③加大了地面坡度,減緩了地表風速
④加厚熟土層
⑤有效蓄納降雨,增加土壤儲水量
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②④⑤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粵港澳大灣區是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九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該區域眾多的僑鄉,為其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讀粵港澳大灣區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長三角地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獨特區位優勢是
A. 科技水平高 B. 國家政策支持 C. 僑鄉眾多 D. 產業基礎好
【2】為把該區域建設成為世界級城市群,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 統一產業門類,提高區域競爭力 B. 發展海洋運輸,加強對外聯系
C. 加強互聯互通,完善基礎設施 D. 促進區域創新,提升發展品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等值線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若為北半球高空等壓線圖,且a>b>c>d,則相應近地面風力最大區域的風向為
A. 西北風 B. 東北風 C. 西南風 D. 東南風
【2】若為我國某城市等地租線示意圖,且a<b<c<d,
則該城市擴展最快的方向最有可能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