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13和表中資料,回答題。
.上海近郊區商品住宅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其主要原因是( )
A.郊區逆城市化
B.中心城區危、舊房改造,中心區部分人口遷往近郊區
C.近郊區比市中心區更接近地價最高的商業中心
D.近郊區較遠郊區房屋建筑密度小
.圖13中,商業中心中經濟活動最為繁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讀下列材料和圖表,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遙感技術在水文學方面的應用范圍是廣泛的,如水資源調查、水資源
動態研究、冰雪研究等。例如:青藏高原的高山冰雪覆蓋區及新疆、內蒙古浩
瀚無垠的戈壁沙漠地帶,人們難于到達,利用遙感技術有助于掌握這些地區的
冰雪消融以及江、河、湖、沼的分布、面積、水量、水質、水文資料等。下圖
是根據衛星遙感影像繪制的某地區的平面圖(甲圖)和該圖中的河流R的縱剖面圖(乙圖),而表中的氣候資料則是平面圖中P地的多年平均觀測結果。
甲 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月平均氣溫(℃) | -7.3 | -2.5 | 5.3 | 11.7 | 16.7 | 20.5 |
月平均降水量(mm) | 0.5 | 0.6 | 2.5 | 6.0 | 13.0 | 11.0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月平均氣溫(℃) | 22.4 | 21.0 | 15.9 | 9.4 | 1.6 | -5.7 |
月平均降水量(mm) | 19.8 | 28.5 | 17.0 | 9.0 | 1.6 | 0.5 |
(1)運用遙感技術對該地區探測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獲得信息量大。
(2)根據表中的氣候數據,判定P地所在地區屬于________________氣候(類型);河流R的主要水源補給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遙感資料顯示,近年來山區農林面積不斷縮小,河流R的水量不斷減少,河流尾閭地區的農業區不斷縮小,主要人為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衛星遙感影像資料還表明,近年來該地區侵蝕高山上的雪線在升高,作出此判斷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導致雪線上升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加強區域聯系,協調人地關系,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圖7表示的是我國某地區及該地區某時近地面天氣形勢。表2是圖6中A、B、C三省和東北三省以及全國兩個年份的糧食總產量、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單產變化資料。讀圖7、表4回答下列問題。
年份 | 糧食總產量(億噸) | 糧食播種面積(億公傾) | 糧食單產(噸/公傾) | ||||||
全國 | A、B、C 三省 | 東北 三省 | 全國 | A、B、C 三省 | 東北 三省 | 全國 | A、B、C 三省 | 東北 三省 | |
1985 | 3.79 | 0.76 | 0.36 | 1.09 | 0.17 | 0.13 | 3.48 | 4.48 | 2.77 |
2005 | 4.84 | 0.81 | 0.74 | 1.04 | 0.15 | 0.16 | 4.65 | 5.40 | 4.63 |
(1)判斷此時圖中甲城市的風向,并指出鋒面系統過境后該地的天氣狀況。
(2)圖中A,B,C三省均為我國著名的糧食生產基地,與東北三省相比,其糧食生產自然條件的優勢是什么?A,B,C三省、東北三省糧食總產量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比重各有何變化?據表說明A,B,C三省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
(3)圖中乙、丙兩城市之間已有內河航道連接,為何還有建沿江高速公路?
(4)針對圖中A省湖區某種生態環境問題,有關專家指出了“治湖必須治江,治江必須治山”的治理思路。該生態環境問題是什么?結合地理環境的基本規律,談談你對這一思路的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讀下列材料和圖表,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遙感技術在水文學方面的應用范圍是廣泛的,如水資源調查、水資源動態研究、冰雪研究等。例如:青藏高原的高山冰雪覆蓋區及新疆、內蒙古浩瀚無垠的戈壁沙漠地帶,人們難于到達,利用遙感技術有助于掌握這些地區的冰雪消融以及江、河、湖、沼的分布、面積、水量、水質、水文資料等。
下圖是根據衛星遙感影像繪制的某地區的平面圖(甲圖)和該圖中的河流R的縱剖面圖(乙圖),而表中的氣候資料則是平面圖中P地的多年平均觀測結果。
甲 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月平均氣溫(℃) | -7.3 | -2.5 | 5.3 | 11.7 | 16.7 | 20.5 |
月平均降水量(mm) | 0.5 | 0.6 | 2.5 | 6.0 | 13.0 | 11.0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月平均氣溫(℃) | 22.4 | 21.0 | 15.9 | 9.4 | 1.6 | -5.7 |
月平均降水量(mm) | 19.8 | 28.5 | 17.0 | 9.0 | 1.6 | 0.5 |
(1)運用遙感技術對該地區探測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獲得信息量大。
(2)根據表中的氣候數據,判定P地所在地區屬于________________氣候(類型);河流R的主要水源補給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遙感資料顯示,近年來山區農林面積不斷縮小,河流R的水量不斷減少,河流尾閭地區的農業區不斷縮小,主要人為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衛星遙感影像資料還表明,近年來該地區侵蝕高山上的雪線在升高,作出此判斷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導致雪線上升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讀下列材料和圖表,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遙感技術在水文學方面的應用范圍是廣泛的,如水資源調查、水資源動態研究、冰雪研究等。例如:青藏高原的高山冰雪覆蓋區及新疆、內蒙古浩瀚無垠的戈壁沙漠地帶,人們難于到達,利用遙感技術有助于掌握這些地區的冰雪消融以及江、河、湖、沼的分布、面積、水量、水質、水文資料等。
下圖是根據衛星遙感影像繪制的某地區的平面圖(甲圖)和該圖中的河流R的縱剖面圖(乙圖),而表中的氣候資料則是平面圖中P地的多年平均觀測結果。
甲 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月平均氣溫(℃) | -7.3 | -2.5 | 5.3 | 11.7 | 16.7 | 20.5 |
月平均降水量(mm) | 0.5 | 0.6 | 2.5 | 6.0 | 13.0 | 11.0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月平均氣溫(℃) | 22.4 | 21.0 | 15.9 | 9.4 | 1.6 | -5.7 |
月平均降水量(mm) | 19.8 | 28.5 | 17.0 | 9.0 | 1.6 | 0.5 |
(1)運用遙感技術對該地區探測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獲得信息量大。
(2)根據表中的氣候數據,判定P地所在地區屬于________________氣候(類型);河流R的主要水源補給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遙感資料顯示,近年來山區農林面積不斷縮小,河流R的水量不斷減少,河流尾閭地區的農業區不斷縮小,主要人為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衛星遙感影像資料還表明,近年來該地區侵蝕高山上的雪線在升高,作出此判斷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導致雪線上升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