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這張照片是美國宇航局于2012年7月6日拍攝的太陽耀斑爆發時的圖像。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照片中的耀斑這種太陽活動現象出現在
A. 光球層上
B. 日冕層上
C. 色球層上
D. 日核上
【2】太陽耀斑爆發對地球帶來的影響可能包括
A. 全球出現大面積停電
B. 許多地區的無線電短波通信中斷
C. 我國東北地區上空出現極光
D. 全球許多國家出現強烈地震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歷史上美國春夏之交多發黑風暴,最著名的是1934年5月11日,美國西部草原地區發生了一場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黑風暴。在高空氣流的作用下,塵粒沙土被卷起升入高空,形成了一個東西長2 400千米,南北寬1 440千米,高3 400米的迅速移動的巨大黑風暴帶。
材料二 下圖為美國農田黑風暴危害嚴重區分布示意圖。
(1)從自然條件分析A地作為農田的區位優勢。
(2)簡述美國西部黑風暴多發生在春夏之交的原因。
(3)指出黑風暴給A地農業生產帶來的主要危害。
(4)建設防護林是預防黑風暴的一種有效措施,試分析其防治風蝕危害的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海域表層海水等溫線(℃)分布圖”,該海域存在一個勢力較強的洋流,這個洋流對沿岸氣候有著重要影響。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洋流是( )
A. 自東南向西北流動的暖流
B. 自西北向東南流動的暖流
C. 自西北向東南流動的寒流
D. 自東南向西北流動的寒流
【2】受該洋流影響,沿岸的氣候( )
A. 炎熱干燥
B. 高溫多雨
C. 冬暖夏涼
D. 溫和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和右圖分別為秦漢時期和明清時期黃土高原景觀及土地利用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與秦漢時期相比,明清時期景觀的變化原因可能有
①開礦 ②人口增加 ③氣候濕潤 ④ 過度開墾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2】與秦漢時期相比,明清時期景觀的變化可能引起的環境問題有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氣候干燥 ③生物多樣性減少 ④土壤酸化 ⑤沙塵暴增加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非洲南部的奧卡萬戈三角洲(如圖所示),面積約15000平方公里,卡拉哈里荒漠草原環繞四周這是一片草木茂盛的熱帶濕地,隨處可見鱷魚、大象、羚羊、獅子等野生動物,2014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濕地中的數十處探險營地分布散落,每個營地都有自己的簡易飛機跑道和小碼頭,最大的營地僅有二三十個房間,一般需要提前幾個月預訂。這里每年接待的游客很少,專業服務人員的數量往往多于每批到訪的游客,也有極少數的游客選擇自駕游的方式。
分析奧卡力戈角洲地區接待游客很少的原因,以及自駕游面臨的風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伏爾加河的有關材料,并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0分)
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一長河,多流經平原地區。流域內礦產資源豐富,經濟發達,其水
運量占俄羅斯水運量的70%。伏爾加河的大規模開發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樞紐、進行
梯級開發為重點,通過開通運河等工程措施溝通了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
里海,實現了“五海”通航。通過對流域進行綜合開發治理,實現了發電、航運等綜
合效益。但是,伏爾加河的綜合開發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水利工程影響了魚群洄游
產卵;二是下游沒有修建大型水庫,水旱災害頻繁發生;三是河水污染嚴重。
(1)把下面的字母填入圖中方框內,完成伏爾加河綜合開發示意圖。
A.梯級開發 | B.發電 |
C.灌溉、供水 | D.航運 |
(2)分析伏爾加河的綜合開發為流域內工業發展所提供的有利條件。
(3)分析伏爾加河運量大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臺灣《聯合報》報道,日本《東京新聞》2013年8月2日報道稱日本計劃派遣日本陸上自衛隊進駐最西南側的與那國島,日本防衛省隨后證實了此報道。報道稱(如圖所示),與那國島距臺灣地區的花蓮縣只有110公里,距釣魚島150公里,距日本現在駐軍的沖繩卻有500公里,是日本最西南側的門戶,居民只有1600人,日本過去并未在此駐軍。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若有一戰斗機于當地地方時8:00以每小時大約1540km的速度從與那國島出發,30分鐘后即可抵達我國上海(31°N,120°E)。若抵達上海時的北京時間為8:18,則與那國島的經緯度約為
A. 22°N,118°E B. 22°N,124°E
C. 24°N,123°E D. 24°N,117°E
【2】若報道當日太陽直射某地,下列關于該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 B. 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一天
C. 區時和地方時都是12點 D. 是一年中太陽高度最大的一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低山地區,植物的分布并不是完全一樣,最顯著的差異表現在陰陽坡的不同。某地理實習小組,對我國北方某低山區(海拔500米,年降水量490毫米)進行了植被自然生長與分布狀況的實地調查,結果如下表。據此讀表,完成下面小題。
【1】【1】據提供信息可斷定,甲坡為
A. 灌木植物為主的陽坡 B. 闊葉樹種為主的陽坡
C. 草本植物為主的陰坡 D. 針葉樹種為主的陰坡
【2】【2】乙坡植被優于甲坡,主因歸結于
A. 熱量適宜 B. 植物種類優勢 C. 水分條件較好 D. 土壤肥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小題。
【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
A. 0°,60°E
B. 0°,30°W
C. 0°,120°E
D. 0°,30°E
【2】此時有兩條經線兩側日期不同,這兩條經線是( )
A. 0°,180°
B. 0°,150°W
C. 150°W,180°
D. 180°,150°E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