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植被是自然地理環境的一面鏡子,能反映一個地區自然環境的特點。下圖示意某高原植被的分布情況。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與圖中熱帶雨林的形成無關的是
A. 低氣壓帶 B. 洋流 C. 信風 D. 地形
【2】比較圖中熱帶雨林與熱帶稀樹草原兩種植被,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兩種植被的形成都是地帶性因素
B. 兩種植被的形成都是非地帶性因素
C. 熱帶雨林地區生態脆弱
D. 熱帶稀樹草原氣溫更高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棄風”是指在風電發展初期,風機處于正常情況下,由于當地電網接納能力不足等原因,導致部分風電場風機暫停發電的現象。下圖為“我國棄風情況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地區風力發電的有利條件有
A. 距冬季風源地近,風力強勁 B. 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
C. 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D. 地勢起伏較大,風力穩定
【2】由燃煤發電取代部分棄風電量,帶來的影響有
①用電需求下降②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③不利于能源結構調整④導致酸雨范圍向北擴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下圖中黑點所在地是世界某種資源的主要分布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資源分布區的共同特點是
A. 土壤有機質含量高
B. 降水豐富
C. 生物資源豐富
D. 氣溫低
【2】該自然資源
A. 是中國最重要的能源資源
B. 近年來數量持續增加
C. 當今世界重要的重工業原料
D. 是陸地淡水資源的主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屆浙江溫州模擬)(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茶馬古道起源于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馬匹與茶葉互換),是世界上地勢最高的文化傳播古道之一。麗江是茶馬古道滇藏線上的重鎮,至今保留著較完整的古道遺跡。
材料二 左圖為云南略圖,右圖為2016年麗江第三產業結構圖。
(1)寫出茶馬古道對麗江古城形成的有利影響。
(2)與古代相比,闡述現代麗江交通條件的變化及對其第三產業結構的影響。
(3)云南是我國地質災害多發區,分析現代交通發展加重云南地質災害危害的主要原因。
(4)大理洱海水位季節變化很小,湖面的反射率與太陽高度負相關。比較并分析晴朗的二至日洱海對太陽輻射的平均反射率與總反射量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左圖為甲國和乙國的地理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 右圖為某地氣候資料圖。
(1)據圖判斷甲國面積 ▲ (大于或小于)乙國面積,甲國位于乙國的 ▲ 方向。
(2)歸納乙國城市的主要分布特點 ▲ 。
(3)判斷材料二中氣候資料對應材料二中ABCD中的哪個城市? ▲ 。簡述該地氣候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新中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表”,回答下列問題:
新中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表
(1)根據表中給出的數據,繪出新中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折線圖。
(2)1949年~1957年,我國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3)1975年以后,我國人口死亡率的變化有何特點?
(4)1965年后,我國的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5)我國目前屬于哪一種人口增長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西氣東輸工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西氣東輸工程最有利于解決我國的資源問題是( )
A.水資源緊張 B.資源浪費嚴重
C.自然資源分布與生產力分布不相協調 D.木材短缺
(2)西氣東輸中“西氣"主要來源于 盆地。“東輸”的終點是 (省級行政區)。
(3)分析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對我國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下面小題。
【1】有關圖中A→D四城市敘述正確的是( )
A. 一天中的任意時刻,太陽高度角都是A>B>C>D
B. 一年中的任意一天,白晝時間都是A>B>C>D
C. 一年中的任意一天,正午太陽高度角都是A>B>C>D
D. 一年中的任意一天,氣溫都是A>B>C>D
【2】有關圖中各城市的氣候敘述正確的是( )
A. 從A→D城市,海洋影響越來越弱,氣溫變化減少
B. E地冬季降水量比F地多,主要原因是位于冬季風的迎風坡
C. D地1月氣溫最低主要原因是緯度高與海拔高
D. 圖中各地都是溫帶季風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