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臺灣島圖,回答下列各題:
【1】【1】下列關于該島東部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暖流流經,漁業資源豐富 B. 河流眾多,內河航運便利
C. 海岸平直,建港條件優越 D. 地處低緯,利于海鹽曬制
【2】【2】臺灣地區森林資源豐富,下列因素中與之關系最大的一組是( )
①山地海拔高 ②沿岸有暖流 ③緯度低 ④光照充足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海大橋始于上海南匯,終于洋山深水港,全長32.5 km,是世界上建造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之一。讀圖,回答下列單選題。
【1】東海大橋采用“S型”設計,設計思路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
A. 海嘯 B. 赤潮
C. 潮汐 D. 寒潮
【2】來往于東海大橋上的車輛主要是( )
A. 集裝箱卡車 B. 公交大客車
C. 水產冷藏車 D. 旅游大巴車
【3】東海大橋P處水面與橋面距離40 m,其目的是( )
A. 降低施工成本 B. 緩和海浪沖擊
C. 減輕臺風影響 D. 保證通航順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區域略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區域西部沿海地區降水豐富,主要是由于( )
A. 反氣旋頻繁過境 B. 受沿岸寒流影響
C. 東北季風受到地形抬升 D. 西南季風帶來豐沛水汽
【2】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風力堆積 B. 風力侵蝕
C. 流水堆積 D. 流水侵蝕
【3】下列選項中,符合乙地農業地域類型特點的是( )
A. 機械化水平高 B. 水利工程量大
C. 經營方式粗放 D. 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以及能源消費強度與結構是影響區域綜合碳排放格局的關鍵所在。工業重心是區域工業產值空間分布的重心。下圖示意泛長三角地區工業重心與碳排放重心的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時間內工業重心與碳排放重心轉移方向的共同趨勢是
A. 向東南轉移 B. 向西北轉移
C. 先東南后西北 D. 先西北后東南
【2】泛長三角地區2005年到2010年碳排放重心的變化,主要是由于泛長三角地區
A. 西北部工業發展迅速 B. 東南部工業快速衰退
C. 西北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速度快于東南部 D. 西北部服務業發展速度快于東南部
【3】與外圍區相比較,核心區
A. 工業差值低 B. 經濟總產值低
C. 單位GDP能耗低 D. 人均消費水平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溫哥華島西南部分布著大面積的溫帶雨林。溫帶雨林是地球上中緯度高雨量地區的針葉樹或闊葉樹森林,冬季氣溫極少低于0℃。溫哥華島曾受過冰川影響,目前冰川僅存留于山頂地區。下圖為溫哥華島簡圖。
(1)判斷溫哥華島位于大陸板塊還是大洋板塊,并說出判斷理由。
(2)溫哥華島西南側海岸線比較曲折,描述其形成的外力作用過程。
(3)從氣溫和降水條件兩方面,具體分析溫帶雨林多分布在溫哥華島西南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甲、乙兩地的氣候資料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為( )
A. 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B. 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C. 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D. 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2】形成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陽輻射 B. 大氣環流
C. 洋流 D. 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三江并流地區山高谷深,每年2至4月是云南的旱季,但甲處卻總會出現小雨季,導致怒江水位上漲,此時正值沿岸桃花盛開,故這個小汛期被稱為“桃花汛”。圖4是該地沿27°N所繪的剖面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地出現“桃花汛”的主要原因是
A. 春季氣溫回升,對流旺盛 B. 春季氣溫回升,冰川消融
C. 西南風帶來水汽,地形抬升 D. 東南風帶來水汽,地形抬升
【2】金沙江部分河谷,出現了如圖所示的垂直植被帶逆向演替現象,影響其形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熱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坡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