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伏爾加河流域年降水量多在300~600毫米。伏爾加河河水清澈,其徑流量占注入里海徑流總量的80%以上。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前蘇聯對伏爾加河流域進行了大規模梯級開發。下圖為伏爾加河流域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伏爾加河徑流的主要來源是
A. 春季季節性積雪融水 B. 夏季的高山冰雪融水
C. 秋季的鋒面氣旋降水 D. 冬季午后的對流降水
【2】伏爾加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庫為周邊人們的生產生活大量供水,這可能導致
A. 里海北部的鹽度降低 B. 里海生物多樣性增加
C. 伏爾加河三角洲面積增大 D. 伏爾加河下游水位季節變化增大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野外求生訓練營進行荒島求生訓練時,按圖甲方式在沙灘上利用水循環原理獲取淡水,圖乙是當日塑料薄膜上下氣溫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獲取淡水過程中,未體現出的水循環環節是
A. 蒸發 B. 水汽輸送 C. 降水 D. 徑流
【2】當日,最容易獲取淡水的時段是
A. 日出前后 B. 中午前后 C. 日落前后 D. 午夜前后
【3】推測目前此方法沒有被世界各地用以建設海水淡化廠的原因是
A. 效率低 B. 破壞環境 C. 成本高 D. 技術不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4.0”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其由“智能工廠” “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構成,產品、消費與生產三方融合,是一種高度靈活的個性化、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消費者只需用手機下單,網絡就會自動將訂單和個性化要求發送給智能工廠,由其采購原料、設計并生產,再通過網絡配送直接交付給消費者。下圖示意“工業4.0”產業鏈。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傳統工業相比,“工業4.0”( )
A. 對消費者喜好更重視 B. 對交通運輸要求下降
C. 對能源的需求量增大 D. 對資源配置要求降低
【2】“工業4.0”可能帶來的影響是( )
A. 提高工業標準化生產增強 B. 工業生產由分散走向集中
C. 可實現工業的個性化生產 D. 擴大傳統制造業生產規模
【3】在智能化物流系統中,選擇最佳配送路線主要利用( )
A. GPRS B. RS C. GPS D. GI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位于赤道線上的肯尼亞,農業是支柱產業之一,其鮮花種植業已有30多年的歷史。肯尼亞境內多高原,全年最高氣溫為22—26℃,特別適合各種花卉的生長,目前肯尼亞的鮮花已經占領了31%歐洲鮮花市場。圖7是肯尼亞區域圖。
(1)評價肯尼亞發展鮮花產業的區位條件。
(2)簡析近年來肯尼亞鮮花航空運輸發展迅猛的原因。
(3)簡述肯尼亞促進鮮花種植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板塊構造學說是當今世界最令人信服的全球構造理論,該學說認為
A.全球陸地共分為六大板塊
B.板塊在軟流層上滑動
C.板塊張裂地區常常形成很深的海溝
D.板塊碰撞地區常常形成較高的海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安徽省合肥市2018屆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示意京、蜀、浙、新四個省級行政區2010年常住人口總數及2005-2010年人口凈遷移率(人口凈遷移率=人口遷入率一人口遷出率)。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圖中①②③④分別代表
A. 京、蜀、浙、新 B. 京、浙、蜀、新
C. 浙、京、蜀、新 D. 浙、蜀、新、京
【2】【2】2005-2010年四省區人口遷移帶來的影響有
A. 加快①省區老齡化進程,減輕了養老負擔
B. 緩解②省區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
C. 加強③省區與外省交流.促進了資源開發
D. 緩解④省區勞動力短缺,有利于經濟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白居易云:“若離本枝,一日色變,三日味變。別離支之名,又或取此義也。”“離支”后寫成“荔枝”。荔枝在我國主要分布于18°N 29°N,兩廣地區栽培最盛。杜牧詩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北方某中學地理小組研究楊貴妃所食荔枝來源,發現存在四種學說,下圖為四種學說運輸路線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四種學說涉及的荔枝產地中,兩廣地區栽種荔枝最突出的自然條件是
A. 氣候 B. 地形 C. 水源 D. 土壤
【2】地理小組查閱資料后發現
A. 福建說路線翻越南嶺 B. 涪陵說路線翻越秦嶺
C. 兩廣說路線經過云貴高原 D. 合江說路線經過青藏高原
【3】地理小組所在學校附近居民如今也能吃到新鮮的荔枝,這主要得益于
A. 荔枝新品種的培育 B. 當地種植規模的擴大
C. 市場需求快速增加 D. 交通和保鮮技術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蘭州市略圖”,完成下列問題。
(1)蘭州市依山傍水,位于 谷地中,其發展被迫沿 延伸,形成 狀形態。(2)蘭州市這種城市地域形態的優點是 。
(3)造成蘭州市地域形態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礦產資源的分布 B.政治經濟的發展
C.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D.交通運輸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熱島效應強度是指城區與郊區的氣溫差。下圖示意北方某特大城市城區2008年6月和12月熱島效應強度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甲、乙、丙三地所在的功能區依次是
A. 商住混合區、輕工業區、生態區 B. 輕工業區、商住混合區、生態區
C. 商住混合區、生態區、輕工業區 D. 生態區、輕工業區、商住混合區
【2】導致該城區6月和12月熱島效應強度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數量 B. 天氣狀況 C. 建筑物密度 D. 交通通達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