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中M國石油資源豐富,我國投資與該國合作開采石油。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國石油輸出最近的國家是
A. 澳大利亞 B. 德國
C. 美國 D. 日本
【2】我國在該國投資開采石油的主要目的是
A. 開拓國際市場
B. 促進我國石油進口多元化
C. 提高技術水平
D. 增加當地勞動力就業機會
【3】該國河流的補給主要是
A. 雨水 B. 冰川融水 C. 地下水 D. 積雪融水
【答案】
【1】C
【2】B
【3】A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的相對地理位置,影響工業的主要因素,河流的補給形式。從經緯度確定該國的地理位置是至關重要的,我國石油需求量很大,需要增加石油進口,多元化的石油進口有利于我國石油安全。降水豐富的地區河流主要以雨水補給為主。
【1】根據經緯網可知,是委內瑞拉,位于南美洲的北部,選項中所給的四個國家,最近的是美國,故選擇C。
【2】我國在委內瑞拉投資的是石油開采項目,而非出口石油的委內瑞拉,所以目的不是開拓國際市場,A錯;我國石油資源短缺,在委內瑞拉投資石油開采項目,社會的促進我國石油進口多元化,保障石油安全,B正確;到委內瑞拉投資石油開采項目不能提高科技水平,C錯;到委內瑞拉投資石油開采項目,可以增加當地勞動力就業機會,但這不是主要目的,D錯。
【3】該國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大,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故A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地理課外興趣小組對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的地域差異展開了調查研究。A組同學從天津出發一路西行。B組同學卻是從東北出發一路南下,他們各自收集到了一些調查材料。據此回答問題。
材料一 拍攝的不同地區的建筑景觀照片。
甲 乙 丙 丁
材料二 繪制了a(26°N,105°E)、b(42°N,128°E)、c(43°N,90°E)3個考察地點的山地針闊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圖。
(1)材料一中的四幅照片最不可能是A組拍攝的是________;從天津到乙地自然景觀的變化反映了地理環境________的地域分異規律,形成的基礎是________。
(2)根據材料二判斷,c地山麓自然帶一般是 ( )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B.溫帶荒漠帶
C.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D.熱帶季雨林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潮汐車道”方便“鐘擺族”上下班。(“潮汐車道”是指根據交通流量的變化,通過交通指示標識,對其行駛方向進行適時調整的車道,“鐘擺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縣或其他城市,兩處奔波的職場人士)。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對“鐘擺族”的敘述最可信的是
A. “鐘擺族”多居住在高級住宅區 B. “鐘擺族”購房主要考慮環境質量
C. “鐘擺族”都白己駕車上下班 D. “鐘擺族”的形成與城市化有關
【2】“潮汐車道”的設置目的主要是
A. 優化配置道路資源 B. 美化城市道路景觀
C. 加強城市交通管理 D. 減少道路交通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季風區某山地的地質橫剖面示意圖,該地區裁彎取直開挖了引水隧洞,連接了同一條河流的不同河段。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圖中地質構造的判斷正確的是( )
A. 甲位于向斜的槽部 B. 隧道沿線地質條件穩定
C. 圖中的河谷均位于背斜構造之中 D. F1斷層形成早于F2斷層
【2】圖示地區巖溶地貌廣泛存在,主要原因是( )
A. 碳酸鹽巖具有可溶性 B. 植被稀疏
C. 降水季節分配不均 D. 地勢起伏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國家局部地區,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1912年4月泰坦尼克號在N處(約42°N,50°W)撞上冰山而沉入海底。該冰山是 ( )
A. N地氣溫低,海水大量結冰而形成的
B. 由秘魯寒流從南極洲帶來的
C. 由千島寒流從北冰洋帶來的
D. 由拉布拉多寒流從高緯帶來的
【2】圖中M島附近有世界著名漁場,該漁場的主要成因是( )
A. 入海河流帶來大量營養物質
B. 寒暖流交匯,營養物質豐富
C. 離岸風形成上升流,帶來大量營養物質
D. 沿岸污水排放,使海水富含營養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的基本特征是
A. 河流的流向是先向東南再向西南 B. 若該河注入長江,則在長江以南
C. 若位于我國東部,則河流有春汛 D. 圖中河段長度約70KM
【2】圖中甲和乙的數值可能是
A. 400 580 B. 800 750 C. 400 660 D. 800 5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