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峽庫區地理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處于亞熱帶濕潤和半濕潤地區
B.山麓地帶有大片的柑橘林分布
C.聚居形態多為團狀聚落
D.山中有大量的熊貓棲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8年11月9日14時,三峽工程壩前水位達到海拔高程172.58米。175米是三峽最高設計水位。這意味著175米試驗性蓄水全部結束,三峽庫區出現前所未有的水位高度。但庫區水流明顯放緩,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積現象,當地環保部門在大寧河(三峽庫區的支流)發現了富營養化的初步跡象,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時,庫區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頻率比以前增多。據此完成下面試題。
7.材料顯示,自然地理環境具有
A.生產性 B.平衡性 C.差異性 D.整體性
8.材料中所說的哪一要素變化引起其他要素的變化
A.氣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
9.庫區形成人工湖泊,對自然要素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使生物多樣性劇減
B.地方氣候更溫和濕潤
C.土壤肥力下降
D.洪澇加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7年山東卷文綜地理高考(解析) 題型:綜合題
[地理——環境保護]
三峽工程蓄水后,峽江急流變成“平靜湖水”(圖23)。隨著大壩的建成運行,庫區環境問題被受社會各界關注。據國家環保局通報,目前庫區水質較好。但庫區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鎮的廢水、固體廢棄物非達標排放現象仍然嚴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隨流水進入庫區,某縣曾在4天內撈起的漂浮物就達100多噸。
(1)圖23中,某支流上A、B兩處水質較差的是哪處?如果該現象具有一定普遍性,試說明原因。
(2)漂浮物對庫區的主要危害有哪些?(3分)
(3)從源頭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環境管理措施可以解決庫區漂浮物問題?(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8年11月9日14時,三峽工程壩前水位達到海拔高程172.58米。175米是三峽最高設計水位。這意味著175米試驗性蓄水全部結束,三峽庫區出現前所未有的水位高度。但庫區水流明顯放緩,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積現象,當地環保部門在大寧河(三峽庫區的支流)發現了富營養化的初步跡象,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時,庫區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頻率比以前增多。據此完成1-3題。 1.材料顯示,自然地理環境具有 A.生產性 B.平衡性 C.差異性 D.整體性 2.材料中所說的哪一要素變化引起其他要素的變化 A.氣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 3.庫區形成人工湖泊,對自然要素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使生物多樣性劇減 B.地方氣候更溫和濕潤 C.土壤肥力下降 D.洪澇加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