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區域的等高線圖(單位:米),回答問題。
【1】下列關于圖中甲、乙兩地之間山脈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B. 暖溫帶和中溫帶的分界線
C. 四川省與陜西省之間的分界線
D. 山脈以北植被主要是落葉闊葉林,以南主要是常綠闊葉林
【2】下列有關圖中丙地形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帶性土壤為紫色土,因而被稱為“紫色盆地”
B. 是我國重要的水稻、生豬和甜菜產地
C. 農業發達,水利興盛,有“天府之國”之稱
D. 冬季氣溫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低
【答案】
【1】D
【2】C
【解析】試題分析:
根據經緯度和等高線判斷圖中甲、乙之間的山脈是秦嶺,乙、丙之間的山脈是大巴山。丙地形區是四川盆地。
【1】秦嶺兩側均為地勢第二級階梯,A不正確;秦嶺是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B不正確;四川省與陜西省的界山是大巴山,C不正確;秦嶺以北植被主要是溫帶落葉闊葉林,以南主要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D正確。
【2】四川盆地地帶性土壤為紅壤、黃壤,紫色土是非地帶性土壤,A不正確;四川盆地位于亞熱帶,四川盆地的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甜菜主要生長在中溫帶,B不正確;四川盆地自古農業發達,水利興盛,有“天府之國”之稱,C正確;北面的秦嶺、大巴山對南下冷空氣有阻擋作用,冬季氣溫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高,D不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5年5月1日14時亞洲部分地區海平面氣壓形勢圖。讀圖回答下列單選題。
【1】該日,下列地區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是( )
A. 江蘇大部分地區遭受凍害 B. 重慶發生滑坡泥石流
C. 青海大部分地區普降暴雨 D. 浙江沿海受臺風襲擊
【2】圖中鋒面系統過境前后,江蘇天氣變化與下列圖示相符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
材料二 長江三角洲經濟圈是中國最大的經濟圈,綜合實力第一,其經濟總量相當于中國GDP的20%,且年增長率遠高于中國平均水平。長江三角洲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最大地區,該地區工業基礎雄厚,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1)簡述長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2)常規能源不足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發展面臨的一大困難,請簡述解決這一問題的措施。
(3)長江三角洲地區近年來商品糧基地的地位大幅度下降,請簡述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上的帶電粒子運動到南北兩極的上空與大氣碰撞發光稱為極光,下列國家可能欣賞到極光的一組是
A.英國、墨西哥B.加拿大、挪威
C.意大利、西班牙D.印度、中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東北地區略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與太湖平原相比,該地區制約糧食生產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區主要農業地域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其生產特點是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 ___(任答出2點即可)
(3)甲地區是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之一,試分析發展種植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國務院提出“十三五規劃”將建設北京到臺灣間的高鐵,而臺海通道是一項連接大陸與臺灣的工程設想。早在1998年,兩岸學者進行可行性探討、預測和論證后,提出了北線、中線、南線的臺海通道三方案,有不少專家提出了橋梁、隧道結合的方式。讀圖4完成下列各題。
圖4
【1】專家認為三方案中北線較優,原因最可能是北線
A.線路較短 B.洋流較弱 C.臺風較少 D.氣溫較高
【2】與橋梁相比,隧道的優勢在于
A.建設成本低、難度小 B.受地震等災害影響較小
C.便于旅客欣賞風景 D.受臺風暴雨天氣影響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7月索馬里洋流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分析驅動索馬里洋流的西南風的成因。
圖中索馬里洋流按性質劃分是屬于____。____月索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魚群相對較多,依據是________。
索馬里半島沿海有一條沙漠帶,解釋這里熱帶沙漠氣候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云南某鎮位于河邊,該河上游水深流急,北有高山,森林茂盛,E為工業區。讀圖并回答下面小題。
【1】該鎮要ABCD四地興建一個大型的園林公園,你認為選址在何處合適
A. A B. B C. C D. D
【2】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你認為在園林布局上用什么構景手法更好
A. 障景法 B. 框景 C. 借景 D. 隔景
【3】根據該地工業區的布局判斷,該地最小風頻風向是
A. 東北風 B. 西風 C. 東南風 D. 西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作物需水量中的一部分可由降雨供給,降雨供給不足的部分由灌溉補充。作物生長過程中需依靠灌溉補充的水量即作物的凈灌溉需水量。下圖示意我國冬小麥作物多年平均需水量等值線。完成下列問題。
【1】丙地冬小麥多年平均需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太陽輻射強,作物生育期長 B. 降水變率大,水分蒸發旺盛
C. 地形較陡峻,水土流失嚴重 D. 日照時間長,氣溫年較差大
【2】下列四地中,冬小麥凈灌溉需水量較少的地方是
A. 甲地 乙地 B. 乙地 丙地 C. 丙地 丁地 D. 甲地 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