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嶺,在云南省境內并行奔流 170 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這一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高山峽谷景觀。下圖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區。
我國與東盟經濟互補性較強,貿易額不斷上升,如近年來我國的冷果(亞熱帶、溫帶水果)換東盟的熱果(熱帶水果)貿易。
(1)簡述“三江并流”地區地形對河流的影響。
(2)分析我國與東盟“冷熱果”貿易不斷升溫的原因。
【答案】(1)地勢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增大;地勢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高山峽谷地區三江并流,使流域面積較小。
(2)我國熱帶面積比重小,熱帶水果產量滿足不了市場需求;而東南亞以熱帶為主,亞熱帶、溫帶水果產量小;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鮮技術的發展;我國與東盟國家經濟發展,居民購買能力提高等。
【解析】本題考查地形對河流的影響、不同區域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差異等相關知識,椅子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1)仔細讀題,注意關鍵詞“地形”對河流的影響;由題干材料可知“三江”發源于我國青藏高原,地勢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由于穿越崇山峻嶺,所以地勢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侵蝕能力強,含沙量增大;三江并流地處高山峽谷地區,流域面積較小。
(2)“冷熱果”貿易就是我國的冷果(亞熱帶、溫帶水果)換東盟的熱果(熱帶水果)貿易;
結合兩地的自然條件可知,我國熱帶面積比重小,熱帶水果產量滿足不了市場需求;而東南
亞所處緯度低、以熱帶為主,亞熱帶、溫帶水果產量小;隨著我國與東盟國家經濟發展,居
民購買力提高,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鮮技術的發展,使得“冷熱果”貿易不斷升溫。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三門峽水利樞紐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下圖為咸陽—潼關河段縱坡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三門峽水利樞紐對下游地區的主要作用有
①防洪 ②減緩河床沉積速度 ③航運 ④保持水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三門峽水利樞紐對上游地區產生的影響有
①上游地區的潼關水位下降 ②加快上游渭河的凈化速度,提高水質
③加劇渭河流域的洪澇災害 ④改善渭河河段的航運條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長江口部分沙島群演變過程,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處侵蝕速率大于堆積速率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據河口沙島群的空間演變趨勢,推測長江河口地區一百多年來
A. 河口不斷拓寬,河道不斷變深 B. 海水侵蝕作用大于河流堆積作用
C. 北航道航行條件始終好于南航道 D. 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積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區域從沿海向內陸,陸地自然帶依次為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給該區域帶來降水的主導風是( )
A. 西北風 B. 西南風 C. 東北風 D. 東南風
【2】R河段( )
A. 流量季節變化大 B. 春汛明顯
C. 河流堆積作用強 D. 河谷橫剖面呈槽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澳大利亞北部風向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西北季風出現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南亞盛行西南季風 B. 塔里木河處于汛期
C. 北印度洋海區洋流呈逆時針流動 D. 澳大利亞西南角正是溫和多雨的季節
【2】N所在區域的氣候類型及其成因:
A. 熱帶沙漠氣候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B. 熱帶季風氣候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C. 熱帶草原氣候信風的影響
D. 熱帶草原氣候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3】M所在區域的氣候類型
A. 熱帶沙漠氣候 B. 熱帶季風氣候
C. 熱帶草原氣候 D. 熱帶雨林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日期中,北京市的正午太陽高度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國慶節、教師節、兒童節、元旦
B.元旦、兒童節、教師節、國慶節
C.元旦、國慶節、教師節、兒童節
D.兒童節、教師節、國慶節、元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9月29日,歷時9年建設,長達886公里的蘭渝鐵路全線通車,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蘭渝鐵路建設中面臨的主要災害是
A. 地質災害 B. 風沙災害 C. 暴雨災害 D. 臺風災害
【2】蘭渝鐵路建設帶來的積極意義有
A. 完善我國西部地區鐵路網 B. 促進川渝融入絲路經濟帶
C. 利于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 D. 縮短西北與長三角的空間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