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中央的戰略部署,江蘇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確立了對口支援關系。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下面左圖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圖,右圖為江蘇省簡圖。
材料二 下圖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江蘇省三次產業比例統計圖。
(1)比較新疆和江蘇兩省區的自然特征。
(2)新疆和江蘇都有豐富的風能資源,簡述兩省區風能資源空間分布的特點。
(3)比較兩省區三次產業比例的差異。
(4)簡述江蘇和新疆相互協作對兩省區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
(5)2011年,新疆正式啟動了霍爾果斯國家級特殊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分析霍爾果斯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
【答案】(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江蘇省 | |
地形 | 以盆地,山地為主 | |
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 ||
河網密集,水量大 | ||
礦產資源 | 能源資源(石油,天然氣和煤炭) |
(2)新疆風能資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區和昆侖山區。江蘇省風能資源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
(3)第一產業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蘇;第二、三產業比重江蘇大于新疆。
(4)對新疆的影響:獲得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有利于產業升級;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對江蘇的影響:緩解資源緊張局面;擴大市場。
(5)是通向中亞的重要門戶;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資源豐富。
【解析】
該題體現了區域開放性的特點,結合江蘇和新疆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加以分析。
(1)結合兩圖,可以清楚地比較兩省區的地形、河流、礦產資源的不同特征。
(2)由材料一中“有效風能密度”信息,分析兩省區的風能資源空間分布特點。
(3)由材料二,分析兩省區的三次產業比例的差異。
(4)江蘇位于沿海,經濟發達,技術力量強,但礦產資源缺乏;而新疆位于我國西部,礦產資源豐富。新疆、江蘇的相互協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5)霍爾果斯地理位置優越,便利交通,資源豐富,加上國家的特殊政策,都是有利的發展條件。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指農村與其所處環境長期協同進化和動態適應下所形成的獨特的土地利用系統和農業景觀,這種系統和景觀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可以滿足當地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需要,有利于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右圖是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試點和候選點分布示意圖。
描述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試點和候選點的空間分布特點并簡述農業文化遺產的旅游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區域受西風影響,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據自然環境條件推斷,圖示地區下列土地利用類型的比例
A. 草地>荒地>林地 B. 耕地>林地>荒地
C. 荒地>草地>耕地 D. 林地>耕地>草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人設計了一口24小時的全日時鐘(如圖10所示),指針為時針;因為地球自轉一周,時針也剛好轉了一周,所以時針可以看成是某地的經線。完成下列各題。
【1】如果此鐘在北京得到推廣。圖中此刻北京恰好日出(不考慮房屋阻擋、地形等因素),那么這一天可能為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冬至日 D. 元旦
【2】如果圖中的時針,剛好表示180°經線,那么全球處在同一天,要過幾小時?
A. 6個小時 B. 12個小時 C. 18個小時 D. 14個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中國農業綜合開發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造成我國各地農業生產發展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水源、土壤
B. 勞動力、技術
C. 氣候、地形
D. 市場、交通
【2】與①區相比,③區糧食生產的優勢條件是( )
A. 機械化水平高
B. 土壤肥力高
C. 水熱資源豐富
D. 人均耕地面積大
【3】下列地區中,既體現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農業生產活動是( )
A. ②區進行鹽堿地改良,大力發展節水農業
B. ③區充分利用光照優勢,發展大棚農業
C. ④區加速開發熱帶森林,擴大種植園面積
D. ⑥區增加牲畜數量,擴大畜牧業規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和北半球大氣上界太陽輻射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北半球大氣上界太陽輻射分布,說法正確的是
A. 與近地面太陽輻射分布規律保持一致
B. 分布呈由低緯向高緯均勻遞減的規律
C. 此分布規律沒有考慮大氣、地形等因素的影響
D. 赤道地區的太陽輻射總量不到北極地區的2倍
【2】關于我國年太陽輻射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西北地區降水稀少,太陽輻射較強 B. 江南丘陵因多山地形,太陽輻射較弱
C. 西藏比云南緯度高,太陽輻射較強 D. 四川盆地因海拔較低,太陽輻射較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穿堂風也叫過堂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是流動于建筑物內部空間的風。我國許多地區民居設計都充分考慮了穿堂風。下為我國西南山區的傳統民居景觀圖和該民居穿堂風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與“穿堂風”的形成有關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
A. 熱力環流 B. 全球性大氣環流 C. 溫室效應 D. 季風環流
【2】白天,“穿堂風”近地面的氣流運動方向是( )
A. 由西向東 B. 由東向西 C. 由北向南 D. 由南向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死亡谷國家公園位于美國落基山脈和內華達山脈之間,最低點海拔低于海平面86m。這里不僅極度干旱,而且是地球上夏季最熱的地區之一,夏季有少量降雨。下圖為沿36°N附近穿過死亡谷的地形剖面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形成死亡谷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
A. 風力侵蝕 B. 流水侵蝕
C. 斷層下陷 D. 冰川侵蝕
【2】死亡谷夏季高溫的主要原因是( )
A. 屬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 B.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C. 處于低緯度地區,氣溫高 D. 暖流的增溫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各圈層的正確敘述是
A. A圈層的厚度大約為1000—2000千米
B. B圈層包括了C圈層的全部
C. E,F圈層合為巖石圈
D. G圈層的內層為液態或熔融狀態
【2】在地球內部,關于地震波傳播速度說法正確的是
A. 到了莫霍面,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突然增加
B. 縱波在古登堡面附近突然消失
C. 莫霍面之上,橫波的傳播速度比縱波快
D. 地震波速度的變化趨勢是連續的
【3】自然地理環境系統中最活躍的因素所在的圈層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