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冰上絲綢之路”是指穿越北極圈,連接北美、東亞和西歐三大經濟中心的海運航道。2017年7月,中俄領導人正式提出“要開展北極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俄羅斯邀請與中國合作共建的,是東北航道。這條航道,西起西歐北部海域,東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途經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亞海和白令海峽,是連接東北亞與西歐最短的海上航線。中國對北極資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參與北極航道開發利用,參與油氣和礦產等非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參與漁業等生物資源的養護和利用,參與旅游資源開發等。
材料二 蘇伊士灣經濟特區地處埃及的東北部,具有經濟特區的性質,總面積達233平方千米;工業區內由中埃雙方合資開發的面積22平方千米,合作項目主要為紡織工業。左圖為傳統航道路線與東北航道圖,右圖為埃及棉花、重要城市分布圖。
(1)與傳統航道相比,說出“冰上絲綢之路”的優勢。
(2)簡述建設“冰上絲綢之路”對中國的意義。
(3)分析埃及蘇伊士灣經濟特區吸引中國紡織工業移入的有利因素。
【答案】(1)作為東亞連接北歐、東歐及西歐地區的最短航線,相比傳統的海上航線,“冰上絲綢之路”可以大大縮短航程;節省油耗,降低航運成本;“冰上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比較單一,主要經過俄羅斯北部地區,不穩定因素相對較少;北極圈的特殊地理環境,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免遭海盜的侵襲,提升航行安全程度。
(2)開辟新航線,擴大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促進與沿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緩解能源緊缺狀況,(促進能源結構調整):(促進對北極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拓寬資源供給渠道;促進北極科考和旅游業發展。
(3)埃及當地盛產長絨棉,有紡織工業的資源優勢以及傳統生產基礎;地處國際重要交通要道上,利于物資集散;中國與埃及等非洲國家之間資金、技術等方面互補性強;適逢中國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移契機,利于我國的企業開拓阿拉伯地區的海外市場;優惠的政策。
【解析】
本題以傳統航道路線與東北航道圖和埃及棉花、重要城市分布圖為材料,考查交通和農業的相關知識。
(1)由材料題圖可知,“冰上絲綢之路”東起東亞太平洋沿岸,途徑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連接北歐、東歐和西歐地區,比傳統的海水航線短,大大節省運輸成本;且不會經過馬六甲海峽、索馬里海域等海運繁忙、海盜猖獗的海域,不穩定因素相對較少,航運安全程度提升。
(2)“冰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意義,主要從經濟發展、文化交流、區域開發、科考和旅游業等方面分析。開辟新航線,擴大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連接北美、東亞和西歐三大經濟中心,促進與沿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緩解能源緊缺狀況,促進能源結構調整。中國對北極資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參與北極航道開發利用,參與油氣和礦產等非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參與漁業等生物資源的養護和利用,促進對北極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拓寬資源供給渠道。參與旅游資源開發,促進北極科考和旅游業發展。
(3)該地區原料豐富,埃及當地盛產長絨棉,有紡織工業的資源優勢以及傳統生產基礎;蘇伊士運河是國際重要交通要道,交通便利,利于物資集散;中國經濟較埃及等非洲國家發達,資金、技術等方面優勢明顯,與埃及等非洲國家互補性強等;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勞動力成本上升,我國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需向外轉移,我國企業的轉移有利于我國的企業開拓阿拉伯地區的海外市場;蘇伊士灣經濟特區地處埃及的東北部,具有經濟特區的性質,優惠的政策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生在我國西北某地野外考察時,感受到林地和沙地間存在熱力環流。讀下圖,回答問題。
【1】該同學由沙地走向林地過程中感覺到風()
A.從東南吹來B.從東北吹來C.從西南吹來D.從西北吹來
【2】該同學依據觀察結論繪制熱力環流示意圖,正確的是()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將深度對接“一帶一路”,有力推進貿易、旅游、投資、交通、能源資源、金融以及生態環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發展。
下圖為“一帶一路”路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海上絲綢之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冬季是A海域周邊地區旅游旺季B.在B海域航行的輪船吃水深度比其他海域深
C.C海域航行的輪船在冬季是順風順水D.D海峽夏季洋流自東南流向西北
【2】比較地跨亞歐大陸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各自具有的優勢,正確的是( )
①海上絲綢之路經過的路線更短,貿易量更大
②海上絲綢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風,有利于航行
③海路比陸路運量大,成本低
④陸上絲綢之路速度慢,安全性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海水鹽度低,沿岸常年有海流,冬季封凍面積大。刻赤海峽是連接亞速海和黑海的通道,二戰時建有鐵路大橋,后因自然原因損毀,2018年俄羅斯新建的刻赤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通車。下圖為亞速海及周邊區域略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對亞速海海水鹽度低的原因,敘述錯誤的是
A. 緯度高,氣溫低,蒸發弱B. 受西風影響,冬季降水多
C. 大量淡水河流水的注入D. 海域較封閉,海水交換慢
【2】圖中甲處海流的方向為
A. 自南向北B. 自北向南
C. 自東向西D. 自西向東
【3】二戰期間,刻赤海峽大橋自然損壞的原因最可能為
A. 地震損毀B. 火山摧毀
C. 浮冰撞毀D. 泥沙淤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新疆塔里木盆地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塔里木河的水源補給主要來自()
A.大氣降水B.冰川融水
C.湖泊水D.地下水
【2】圖中綠洲地區土壤次生鹽漬化產生的原因是( )
A.湖泊干涸,鹽類物質沉淀
B.地形封閉,補給水源減少
C.氣候變化,冰川加速融化
D.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灌溉措施
【3】該區域綠洲及綠洲周圍地區可持續發展所采取的措施與其目的對應正確的()
A.推廣滴灌技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B.壓縮農田面積——提高糧食單產
C.多途徑解決能源——開發豐富的油氣資源
D.進行生態移民——加速區域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紅水河,為西江上游的別稱,流域內山嶺連綿,地表崎嶇,水力資源十分豐富,它的梯級開發已被我國政府列為國家重點開發項目。下圖為紅河流域區域示意圖。
(1)說明紅水河水力資源豐富的原因。
(2)簡述紅水河水電梯級開發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有利影響。
(3)有人建議該地應大力發展有色金屬冶煉產業。你是否贊同?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亞洲部分地區氣候分布狀況和四個地區氣候資料狀況,據此完成 下面小題。
【1】甲、乙、丙、丁四種氣候類型,與①②③③⑤四地對應正確的是
A. ①-丙 B. ②-乙
C. ④-丁 D. ⑤-甲
【2】圖中氣候類型產生南北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陸面積 B. 經度因素
C. 緯度差異 D. 海拔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小明從地圖上得知,烏尤尼鹽沼(位置見圖Ⅰ)面積超過1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鹽沼。小明查到該鹽沼的一幅景觀照片(圖Ⅱ);鹽沼表面凝結成無數塊多邊形,鑲拼成一望無際的鹽原,在陽光下熠熠閃光。據稱這種景觀每年都能見到。
據此完成下面各題。
【1】根據圖像信息,該鹽沼( )
①海拔超過4 000米 ②位于高山間盆地
③屬熱帶草原氣候 ④年內有積水季節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2】小明對該鹽沼的形成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
A. 海灣—地殼抬升—海水蒸發
B. 湖泊—氣候變干—湖水蒸發
C. 地下鹽礦—地殼抬升—上覆巖層剝蝕
D. 地下水位上升—氣候干燥—地表形成鹽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四條河流河口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四條河流共同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以雨水補給為主 B. 都位于東半球
C. 流域內種植業發達 D. 河口三角洲上大城市多
【2】乙河航運量遠大于丁河的主要影響因素 ( )
A. 人口 B. 徑流量 C. 地形 D. 經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