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中國四個分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A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處亞熱帶,主要糧食作物為冬小麥
B.黃土高原區,耕作制度為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C.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
D.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季節變化小
【2】有關B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降水變率大,水資源缺乏
B.低山丘陵,土壤為紅壤
C.平原地區水網密布,河流補給以冰雪補給為主
D.隴海線、京滬線、浙贛線經過本區
【3】有關C、D兩地區比較,正確的是
A.C地區地形以盆地和山地為主,晝夜溫差小
B.D地區地形以高原為主,晝夜溫差大
C.兩地區畜牧業以家畜飼養畜牧業為主
D.兩地區都主要是外流區域
【答案】
【1】B
【2】B
【3】B
【解析】
【1】由圖可知A地區是中國北方地區,該區域大部分屬于暖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主要糧食作物是冬小麥,中溫帶主要糧食作物為春小麥,A錯誤;該區域的黃土高原區,位于暖溫帶,積溫較高,耕作制度為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B正確;該區域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mm到800mm之間,降水集中在夏季,C錯誤;降水是A地區河流的主要補給方式,所以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大,D錯誤。故選B。
【2】圖中B地區是中國南方地區,該區域大部分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降水多,所以水資源豐富,A錯誤;在東南低山丘陵地區,土壤為紅壤,呈酸性,肥力低,B正確;平原地區水網密布,河流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C錯誤;隴海線在北方地區,不經過本區,京滬線、浙贛線經過本區,D錯誤。故選B。
【3】由圖可知C地是中國西北地區,該地區主要有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等地形區,因而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D地是中國青藏高原區,地形以高原為主,空氣稀薄,晝夜溫差大;兩地區畜牧業以草原畜牧業、山地畜牧業為主;兩地區大部分位于非季風區,降水較少,河流流量小,主要屬于內流區域。故選項B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氣壓帶、風帶移動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甲圖所示季節各緯度帶氣流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0°~10°N盛行下沉氣流 ②10°N~20°N盛行東南風 ③20°N~30°N盛行下沉氣流 ④30°N~40°N盛行西南風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甲、乙兩圖反映的時間與季節正確的是( )
①甲表示7月份、夏季 ②乙表示7月份、夏季 ③甲表示1月份、冬季 ④乙表示1月份、冬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亞地區的氣候狀況整體由冬夏季大氣環流形勢決定。下圖示意南亞地區夏季風進退時間。據此完成下題。
每年3月到5月為南亞地區的熱季,該季節南亞地區氣溫高的原因有( )
①太陽直射點北移,太陽高度較大 ②受東北季風控制,晴天多云量少
③西南季風到達帶來的熱量較多 ④北方山地阻擋, 受冷空氣影響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1271~1295年馬可·波羅東行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東行途中經過A、B、C三地,其所屬的氣候類型分別是A_____,B_____,C_____。其中A地的氣候特征是_____。
(2)馬可·波羅乘船返回途中,途經的D處為_____海峽,E處位于_____板塊和_____板塊的交界處附近。
(3)途經的F處比E處的海水鹽度_____(高、低),形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藥不到亳州不齊,藥不過亳州不靈!辟裰萦凭玫闹兴幉姆N植傳統讓其享有“中華藥都”的美譽。近年來,從藥材種植到飲片加工,從成藥制造到物流貿易,從保健醫療到科教研發,安徽省亳州市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現代中醫藥產業體系。下圖為亳州及周邊區域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亳州有“中華藥都”的美譽,主要得益于
①廣闊的市場
②便利的交通
③豐富的原料
④悠久的歷史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從傳統藥材加工到完整現代中醫藥產業鏈的形成將會
①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②削弱藥品市場競爭力
③減少企業之間的協作
④提高中藥材種植規模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亳州現代中醫藥工業的發展對當地影響最顯著的是
A.擴大就業范圍B.污染生活水源
C.加劇資源枯竭D.破壞生態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濟南(37°N)某高中地理興趣小組開展有關林窗知識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他們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林窗(左圖)主要是指林冠喬木衰老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導致成熟階段優勢樹種的死亡,從而在林地造成空隙的現象。它可以分為兩類:①林冠林窗,指林冠層空隙下的林地;②擴展林窗,指除林冠林窗外,還包括其邊緣到周圍樹木的樹干基部所圍成的林地。該小組選擇晴天,到南部山區進行野外調查,調查時繪制了林窗示意圖(右圖),并獲取林窗區域地理環境資料。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調查當日正午時刻,興趣小組成員測量獲得結果Sd=H。該日最接近
A. 霜降(10月23日左右)B. 秋分(9月23日左右)
C. 立春(2月4日左右)D. 清明(4月5日左右)
【2】右圖中表示林冠林窗的是
A. SaB. SbC. ScD. Sd
【3】該小組研究表明,林窗變大會導致林窗區域
A. 光照強度降低、溫度降低B. 氣溫日較差縮小
C. 土壤的濕度增加D. 土壤上層含水量季節變化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都市區由都市核心區和都市邊緣區組成。下圖為我國某超大城市都市區不同組成部分在都市發展過程中人口的變化率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Ⅱ階段都市邊緣區( )
A. 經濟增長一直靠承接核心區工業外遷 B. 人口大量涌入,用地明顯緊張
C. 用地向外擴張不明顯 D. 既有低密度的高級住宅,電有外來人口聚居社區、低級住區
【2】我國東南沿海部分城市現在提前進入Ⅲ階段,原因可能是( )
A. 城鄉二元體制的打破 B. 核心區房價的回落
C. 農村土地升值空司大 D. 邊緣區基礎設施的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陰影部分為黑夜。根據圖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表示北半球的節氣為________,EC是晨線還是昏線?__________,它的移動方向是________。
(2)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________,A點的時刻為________,這一天C點的晝長是________小時。
(3)假若A點的經度為0°,AC弧對應的圓心角是30°,此時:北京的太陽高度是否達到一天的最大值?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此時新一天與舊一天所占范圍比為________。
(5)此時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是________,這一天A、B、C、D、E五點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白晝時間最長的是________。
(6)此日過后太陽直射點將向________方向移動,朔州市的晝長逐漸________(變長、變短),正午太陽高度逐漸________(變大、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季節我國東部沿海某區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壓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各地的氣壓值 ( )
A.乙>甲>丙>丁B.甲>乙>丁>丙
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
【2】圖中甲、乙兩地的天氣狀況是 ( )
A.甲地氣溫高于乙地B.甲地多為晴朗天氣
C.乙地盛行下沉氣流D.乙地溫度小于甲地
【3】關于圖中氣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丙之間氣流產生的直接原因是氣壓差B.甲乙之間氣流不會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C.產生四地間環流的根本原因是冷熱不均D.水平氣壓梯度力不影響甲乙之間的風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