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磷酸鹽礦加工工業是資源密集型工業。21世紀初在甲地發現便于開采、儲量豐富的優質磷酸鹽礦。發現初期礦石均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該國修建了通往甲地附近的鐵路,并籌建了磷酸鹽工業城,使其迅速由礦石開采地發展成為集開采、加工為一體的國際磷酸鹽工業中心。據此并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開采初期,甲地礦石送往乙地是因為( )
A.乙地的市場需求量大 B.方便拓展國內市場
C.甲地工業基礎薄弱 D.乙地勞動力資源豐富
【2】2013年以前限制甲地附近成為國際磷酸鹽工業中心的主要因素是( )
A.勞動力 B.市場 C.水源 D.交通
【3】甲地生產的產品最近的消費市場是( )
A.澳大利亞 B.意大利 C.中國 D.美國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的美譽。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寧夏平原上修建了一系列排灌渠道。排灌系統完善是該地發展農業的優勢條件之一。
(1)描述圖中沙壩分布的特點,并解釋成因。
(2)解釋圖示區域河漫灘形成的原因。
(3)說出寧夏平原上排灌水渠水量的時間變化特點
(4)針對寧夏平原上水稻種植業的生產,有關專家認為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結合地理環境的基本規律,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現象中,由于地球自轉運動造成的是( )
A.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B.南北極圈內極晝、極夜時間不等長
C.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
D.河流兩岸受到河水的侵蝕程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顆氫彈爆炸,蘇聯用了4年,美國用了7年零4個月,英國用了4年零7個月,法國用了8年零6個月,而中國只用了兩年零8個月。這主要表明
A. 新中國的核技術正趕超世界
B. 第三次科技革命威脅著世界安全
C. 原子能的研究遍及世界各國
D. 新中國已開始成為世界科技大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波波湖面積2800平方公里,深度2.4~3.0米,湖面海拔3690米,是南美洲西部玻利維亞(南回歸線以北)第二大湖。湖水含鹽量很大,過去一直是鳥類從北向南遷徙途中的休息地,也是高度瀕危動物安第斯美洲獅的水源。目前此湖已經干涸。下圖是1986年和2016年波波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材料推測,波波湖的湖盆底部
A.地形平坦 B.波狀起伏 C.南高北低 D.東高西低
【2】波波湖的水位在下降過程中,在湖泊四周可以看到大量
A.礫石邊灘 B.鹽分析出 C.樹木枯竭 D.漁民內遷
【3】根據所學知識推測,波波湖區
A.西風凜冽 B.日照強烈 C.降水豐沛 D.年溫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983年,中央電視臺舉辦的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是一首并非直接表現愛情的曾被列為靡靡之音的禁歌《鄉戀》解禁的日子。當時,晚會現場設置了4部觀眾點播電話,越來越多的點播條都是要求李谷一演唱《鄉戀》的。《鄉戀》的解禁反映的是
A.流行音樂已成為音樂發展的主流
B.中國人對個性解放的追求
C.文學藝術仍受左傾思想的束縛
D.大眾傳媒對政府決策起決定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旱災風險是指干旱發生及其造成損失的概率。下圖示意內蒙古西南部某地旱災風險等級分布,讀圖完成回答問題。
說出該區域旱災風險的分布特點,并簡述當地政府為減少旱災損失應采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非洲某國家主要農作物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圖示國家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A.熱帶種植園農業 B.商品谷物農業
C.粗放型農業 D.自給自足農業
【2】該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是
A.布局分散,生產規模小 B.生產專業化,產品商品率高
C.精耕細作,生產集約化 D.科技投入多,產品質量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四個限制開發的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上圖示四個區域的主要生態問題對應正確的是
A. ①-濕地減少 B. ②-水土流水
C. ③-土地荒漠化 D. ④-森林破壞
【2】【2】上圖示四個區域的生態建設方向,正確的是
A. ①-封沙育草,涵養水源,保護野生動物
B. ②-控制開發強度,保護和改善濕地環境
C. ③-大力植樹造林,提高草場載畜量
D. ④-禁止過墾、過樵、過牧,退林還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